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奥特佳业绩变脸 仅让财务“背锅”远远不够!

奥特佳业绩变脸 仅让财务“背锅”远远不够

时间:2025-07-06 19:52:47 来源:山摇地动网 作者:知识 阅读:516次

炒股就看,背锅权威,奥特专业,佳业绩变及时,脸仅全面,让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背锅

原标题:每经热评|业绩变脸 仅让财务“背锅”远远不够

每经记者 黄宗彦 

每经评论员 黄宗彦

距半年报预告仅过去大约10天,奥特奥特佳(SZ002239,佳业绩变股价3.16元,脸仅市值102.5亿元)的让财业绩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近日,背锅奥特佳公告称,奥特公司对此前披露的佳业绩变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作了修正,净利润由盈利4000万元至6000万元调整为亏损1500万元至3000万元,脸仅同比下降133.05%至166.1%。让财据悉,奥特佳此前在发布2021年报时就曾有过“变脸”行为,并收到深交所的监管函。

对这次半年报业绩修正,公司解释称,是因为对当期子公司股权处置收益归属会计科目的判断有误,高估了净利润金额。并且,董事会认为造成业绩预告差异的责任人为本公司财务负责人及财务部门负责人。

在笔者看来,奥特佳的解释缺乏说服力。从财报发布的流程上来说,不管是业绩预告还是正式的定期报告,其内容和格式是按照交易所规定的模板所制,其业绩涨跌原因分别由由财务和经营管理部门共同提供原始素材,再经董秘办工作人员在此基础上将冗余、口语化的内容进行逻辑梳理、整合,最终以符合信息披露规范的语言呈现给大众。

因此,把业绩“变脸”的原因,仅仅归咎于财务部门失职,是不够的。而且,作为公司的管理层,理应知晓股权处置所涉及的具体金额,怎么可能任由财务人员自行评估?

再者,奥特佳曾于6月23日收到深交所监管函,对其在2021年度的业绩变脸问题提出批评。深交所在函中明确要求公司“检查财务业绩预告工作中的不足,努力提高公司财务核算及业绩预告工作水平,杜绝此类事件再犯”。按理说,有了前车之鉴,上市公司应该从上到下更加重视业绩预告的真实性表述和发布前审核,怎么能由某个部门继续出纰漏,让监管进一步“关照”呢?

事实上,奥特佳并非孤例。近年来业绩突然“变脸”的情况在A股并不少见,有的公司涉及前后金额差异巨大,有的公司“屡教不改”,这些行径都让本该作为投资指导的业绩预告变了味。

追根究底,部分公司业绩“变脸”的背后影射的是财务漏洞,以及信披中的虚假、误导性陈述,甚至可能是财务造假。

不过,类似现象正在得到有效遏制和震慑。日前,(SZ002411,股价8.83元,市值135.3亿元)因业绩“变脸”一事被投资者起诉,根据各诉讼的一审判决结果,*ST必康将向数百名投资者赔偿近5000万元。这样的赔偿判罚力度,一方面是对投资者权益的有力保护,另一方面也是对相关企业的一种明确警示。

那么,投资者该如何防范上市公司突如其来的业绩“变脸”呢?

笔者建议,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认真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尽量选取财务指标稳健的公司,防止业绩“过山车”,并远离没有业绩支撑的“妖股”;二是尽量回避问题频出的公司,如披星戴帽、遭遇过调查、处罚、负面舆情较多的公司;三是看公司治理,日常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完整,管理层是否稳定,投资回报和分红情况是否有保障等。

当然,更重要的是,监管部门应对此类歪风“出重拳”,进一步强化监管和处罚力度,让某些蠢蠢欲动的公司不能也不敢乱来。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脑机接口综合性开源软件平台发布
  • AR眼镜集中上市  风口还是“噱头”?
  • 【育儿问答】5个半月宝宝绿便带奶瓣怎么回事?
  • 又一巨头被强美元打击 苹果三季度收入创新高但痛失两位数增长
  • 央企“扎堆儿”雄安引发的蝴蝶效应
  • 9月工业企业利润改善 电力行业扭转下降局面
  • 第106届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参展企业信心满满,整装待发!
  • 王洪:数字化转型不是单个企业,应该是产业链协同
推荐内容
  • 印尼互联网巨头GoTo股价大跌,前三季亏损近13亿美元
  • 克服净息差收窄压力 银行三季度盈利稳步提升
  • 巨亏超11亿,有5架波音飞机被扣在俄罗斯!这家A股公司一纸公告,让6.5万股民懵了...
  • 欧央行大幅加息75基点!未来仍将继续加息,欧元短暂拉升
  • 【育儿科普】宝宝牙缝很大,吃饭塞牙,正常吗?
  • 英法领导人首次通话 就打击偷渡表态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