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钠离子电池研究院受宠!传艺科技应声涨停,产业链玩家有这些

炒股就看,钠离权威,电池专业,研究院受艺科业链及时,宠传全面,声涨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停产

财联社8月8日讯(记者 曾楚楚)今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钠离公司关注到了钠离子电池的电池发展方向,基于盐化工产业延伸发展的研究院受艺科业链需要,正与国内领先的宠传电池和材料研发领域科研院所如中南大学的专家团队进行前期合作研究。巧合的声涨是,上周五盘后公告设立拟3000万元设立钠离子电池研究院,停产今日股价收获涨停。钠离

近期,电池钠离子电池相关产线落地消息接踵而来。研究院受艺科业链7月23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中试线已经建成,一期将形成约1GWh产能;7月28日,中科海钠全球首条GWh钠离子电池生产线落成。

据悉,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原理结构类似,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电池快充及低温性能、安全性更好,但能量密度受限。目前市场上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只有80~160Wh/kg,略好于铅酸电池,而差于锂离子电池。

成本上,锂资源价格持续攀升,而钠离子电池具备低价、价稳条件。据信达证券8月1日的研报显示,铜基钠离子电池原材料成本为0.29元/Wh,磷酸铁锂电池材料成本为0.43元/Wh,铅酸电池成本为0.40元/Wh,钠离子电池材料具备显著成本优势,比磷酸铁锂电池低约1/3。

多家研报资料显示,钠离子电池与锂电的产业链较为相似,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成,两者的生产设备基本可实现兼容,上游端产业主要涉及电池制备的原材料,中游涉及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制备以及电池整体制造,其中电池企业中科海纳(亦布局锂电正极)首条GWh产线已落成,电解液企业多氟多已布局钠离子正极材料,产业下游的应用场景主要分动力和储能两大领域。

研报预计,预计钠电池市场规模2023年约十亿元左右,到2025年,预计钠电池在储能、电动两轮车以及低速电动车三大应用领域潜在总需求达190GWh,市场空间或达百亿元级别。

信达证券分析师武浩认为,2023年有望成为钠电池产业化元年,各大钠电池龙头中试线、规模产线将陆续落地。其中,预计在2023年将完成钠离子电池的重大产业链突破。传艺科技、、等产品已进入中试或相关客户测试中。现阶段重点企业相关钠电池布局情况如中信证券研报资料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钠离子电池规模化量产尚未形成,同锂电池比尚不具备经济性。据研报,目前,由于钠离子电池未开始量产,电芯材料成本较理论更高,仍在0.4-0.5元/Wh,同磷酸铁锂成本相当。加上折旧等制造成本,总成本超过1元/Wh。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