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今年计划供应869公顷住宅用地 占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总量的30%
澎湃新闻记者 刘畅 4月2日,南京澎湃新闻从江苏省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今年计划南京市2022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总量为2830公顷。供应公顷 其中,住宅占国住宅用地面积869公顷,用地有建应计占计划总量的设用30%。869公顷包括:租赁住宅用地66公顷(含保障性租赁住宅38公顷,地供市场化租赁住宅28公顷);产权住宅用地660公顷;其他住宅用地143公顷,划总并按照工程开工需要做到应保尽保。南京 此外,今年计划商服用地面积80公顷,供应公顷占计划总量的住宅占国3%。工矿仓储用地面积519公顷,用地有建应计占计划总量的设用19%。科研用地面积177公顷,地供占计划总量的6%。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面积420公顷,占计划总量的15%。道路交通用地面积740公顷,占计划总量的26%。水利水域等设施用地面积21公顷,占计划总量的0.8%。特殊用地4公顷,占计划总量的0.2%。 2022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中,各区分布情況为:江北新区直管区供应234公顷,占全市供应总量的8.4%;玄武区供应29公员,占全市供应总量的1%;秦淮区供应125公顷,占全市供应总量的4.5%;建邺区供应103公顷,占全市供应总量的3.7%;鼓楼区供应62公顷,占全市供应总量的2.2%;雨花合区供应236公项,占全市供应总量的8.1%;栖霞区供应360公顷,占全市供应总量的12.5%;浦口区供应182公项,占全市供应总量的6.5%;江宁区供应603公项,占全市供应总量的21.2%;溧水区供应426公项,占全市供应总量的15.2%;六合区供应239公顷,占全市供应总量的8.5%;高淳区供应230公顷,占全市供应总量的8.2%。 在宅地的区域分布上,南京市本级(主城六区)计划供应367公顷;江宁区计划供应192公顷;浦口区计划供应32公顷;六合区计划供应47公顷;溧水区计划供应66公顷;高淳区计划供应59公顷;江北新区计划供应106公顷,达到均衡合理布局,有利于促进职住平衡。 南京规自局表示,南京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和“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目标,按照加强预期引导,坚持租购并举,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多措并举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着力解决好我市住房突出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2年安排产权住宅供应660公顷。一是坚持成片建设,在“多规合一”和“统一储备”的基础上,根据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和区域发展定位,统筹重点片区范围,科学确定出让规模。计划中,位于集中建设区的地块面积比例达85%以上。 二是注重空间分布,区别对待不同空间,在老城重点推进功能完善和拾遗补缺,在新城大力推进产业带动和功能提升,推动城市集约和集聚发展。推进功能导向型收储和出让,在区域内根据人口分布和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好各类经营性用地投放布局。三是统筹供地时序,综合土地供应政策和房地产金融政策,继续实行“集中发布出让公告”和“集中组织出让活动”的两集中制度,根据做地进展和市场运行情况,科学安排供地时序。 同时,多渠道推进租赁住房用地供给,保障城市新市民安居。按照均衡合理布局,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理念,安排租赁住宅用地面积66公顷,其中市场化租赁住宅用地28公顷,保障性租赁住宅用地38公顷。对接回迁安置房等其他住宅用地需求,做到应保尽保,初步安排用地143公顷。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2022年新型显示十大城市”榜单发布,柔性显示领域成都排名榜首
- 一券商员工发“银行取不出钱”谣言,监管层三方面强化管理
- 国研院美国研究所所长沈雅梅:美国正在破坏全球公共产品
- 韩国经济增长加速 二季度经济增长0.7%超预期 消费支出增加抵消出口冲击
- 中国银行马龙:数字化转型是一场触及组织经营范式的深刻变革
- 上半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46266亿元 同比增长10.9%
- 浙江兰溪:首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30%,最高可贷80万元
- 婚姻登记“跨省通办”,一年办理婚姻登记6万余对
- 创始人沈晖微博停更两个月,销量低迷的威马如何赶路?
- 菲律宾“穷人面包”分量缩水价格升高,当地居民吐槽
- 经济日报携手京东发布数据:居民消费意愿稳步回升
- 特斯拉公布最新业绩,二季度净赚超170亿!甩卖75%所持比特币,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
- 央行等八部门: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要求的科创企业信贷投放力度
- 日本财务省:将针对“安倍国葬”强化海关反恐查处力度,确保万无一失
- 数字藏品持续升温 也要警惕风险
- 美债收益率结束暴跌:美联储决议周发债逾千亿美元 考验市场需求
- 海外风险加剧 A股表现分化短期难以全面大涨
- 医保局与财政部印发通知:推进跨省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工作
- 新央企成立 统一铁矿石资源话语权
- 深化农业科技园区、高新区等功能区建设 广西持续提升区域创新水平
- 搜索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