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原副部长:全球落实巴黎协定仍面临资金技术等三大缺口
8月28日,科技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和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部原“低碳能源,零废未来”论坛暨微能源网协同创新平台与碳中和绿色发展创新平台2022年度峰会上,副部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表示,长全全球落实《巴黎协定》面临着三大缺口:
第一是球落缺口承诺缺口。到目前为止,实巴各个国家的黎协承诺并不能满足“两不”的目标,按照IPCC的定仍预测,以目前的面临承诺水平,在2100年全球气温可能上升2.4-2.8摄氏度。资金
第二是技术资金缺口。按照世界银行的科技预测,实现《巴黎协定》需要约110万亿美元的部原资金支持,但这些钱从哪儿来?副部目前根本没有着落。
第三是长全技术缺口。为了实现目标,需要很多技术支撑。然而现在没有那么多技术,按照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讲的,到目前为止,实现《巴黎协定》所需的50%技术还没有发明,技术差得很远。
这些技术将从哪里实现?刘燕华表示,今后的低碳技术有三个途径:第一是减量,第二是增效,第三是替代。其中,替代是最主要的。
“今后主要是可再生能源替代现有的化石能源,这是一个基本方向,但可再生能源又是低密度的能源。这种能源搜集、存储、运输都有很多瓶颈,所以我们需要研发。”刘燕华称,碳中和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突破,要通过技术突破来解决。
此外,刘燕华还谈到,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刺激了全球各的研发。受二者影响,近期欧盟提出将短期恢复煤电,并推迟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
“当前欧盟等国暂时放缓应对气候变化的步伐,这并不意味着放松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我们绝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能放松对低碳转型的决心,低碳转型必须要有战略定力。”刘燕华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可再生能源新技术会不断出现,而国际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技术进步一方面要解决国内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解决长远的国际市场占有问题。
此外,刘燕华还特别强调,中国是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大国,总量很大,但占比并不高。根据“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可达到25%,但这可能远远无法满足今后能源独立自主的需求。
“(我国)可再生能源(占比)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偏低的,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要加速可再生能源的研发,特别是微电网和绿色创新。”刘燕华称。
(责任编辑:时尚)
- ·重庆农商行被罚1285万元: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
- ·39万亿元,彰显外贸发展澎湃活力
- ·人民银行:9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5万亿元
- ·神州数码:全资子公司签订3.45亿元设备采购合同
- ·北京农商银行党委书记付东升: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首要是推动金融服务均等化和便捷化
- ·意法半导体第三季度净营收43.2亿美元,同比增长35.2%
- ·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海口联合农商行被罚432万元
- ·今年来科创板332家公司现金分红 分红金额达289亿元
- ·光大期货【燃料油】:新加坡高、低硫市场结构均震荡偏弱
- ·一晚约10万人涌进,踩踏事故造成超200人伤亡,韩国梨泰院是个怎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