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人民日报刊文:政策接地气 才能真落地!

人民日报刊文:政策接地气 才能真落地

时间:2025-07-06 19:41:49 来源:山摇地动网 作者:热点 阅读:239次

于彩欣

本地资源、人民日报市场需求、刊文群众心声是政策我们规划产业、制定政策的接地依据。政策接地气、落地重实际,人民日报干部群众才能想在一起、刊文干在一起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彦琥硕镇沙日嘎达巴村村民张玉珠最近笑得合不拢嘴,政策“今年春天我们进行了技术改良,接地现在收获了102只羔羊,落地这改良率确实喜人。人民日报”

乡亲们忙了一年、刊文盼了一年,政策有了收获,接地我们看在眼里,落地心里跟着他们一起高兴。

我所在的巴彦琥硕镇是一个农牧业结合的乡镇,资源相对匮乏,肉羊养殖一直是镇里的主导产业。可是,受到结构不优、质量不高、集约发展合力不够等问题的影响,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经过走访村民、调研市场,我们反复评估后决定调整产业结构,走“舍饲圈养、少养精养、集中改良、短期育肥”的路子。在村两委的带动下,村民们推广改良品种,争取达到两年三产、一产多羔的效果。另外,村里党员积极改进玉米种植技术,解决畜草矛盾问题。

政策接地气,才能真落地。目前,全镇肉羊存栏已有12万只,改良率已达70%以上。算算账,去年仅此一项,村民人均纯收入就有1.76万元。如今,乡亲们的钱包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好,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经济条件好了,村居环境也不能拖后腿。我们引进环保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起了垃圾处理厂,推行“户清运、村收集、企业转运”的处理办法,解决了农村牧区垃圾处理问题。与此同时,针对环境治理力量薄弱问题,我们整合了11个嘎查(村)党组织、群团组织、志愿服务队等力量,共同推动人居环境整治。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促进产业发展、整治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如何制定政策、统筹协调是一门大学问。在巴彦琥硕镇工作的3000多个日夜里,我深刻体会到,本地资源、市场需求、群众心声是我们规划产业、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接地气、重实际,干部群众才能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同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愿景一步步变成现实。

(作者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彦琥硕镇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A股上市公司突破5000家 市场体量质量两翼齐飞
  • 直通部委 | 近日国家将投放第五批中央猪肉储备 过去十年我国累计注册商标3556.3万件
  • 期货大咖聊大宗:原油还有再次冲高概率 但更大可能震荡整理
  • 富德保险销售被罚款6万元 因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牟取不正当利益
  • 舍得酒业狂砸广告!销售费走高至8亿,业绩增长乏力
  • 多地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稳楼市政策全方位深化
  • 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真有那么强吗?
  • 谷歌:Pixel手机是创新上的领导者,苹果紧随其后
推荐内容
  • 王一博撑不起一家上市公司?乐华娱乐港股遇冷,招股期满后暂停IPO
  • 日本6G技术新进展!可使半导体的导电性提高至4倍
  • 祝贺!中国女排晋级世锦赛八强
  • 阿尔特“纠结”半年放弃接盘 天津博郡转而投身当地国资
  • 智评理财吸金榜||实际募集近60亿摘得本月募集总榜冠军!
  • 特斯拉开始生产Semi电动卡车 首批12月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