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利好政策层层加码,楼市数据好转,高业绩、高拿地强度地产股受青睐!

利好政策层层加码,楼市数据好转,高业绩、高拿地强度地产股受青睐

时间:2025-07-06 13:53:03 来源:山摇地动网 作者:知识 阅读:795次

本刊编辑部 | 熊颖

虽然近期市场情绪持续低迷,利好楼市房地产板块也随市场起伏波动,政策但《红周刊》梳理发现,层层市场情绪持续低迷,加码绩高但在申万31个大类行业中,数据房地产近一个月仍保持0.52%的好转微涨。

在业内人士看来,高业股受地产股的拿地表现一定程度上受销售表现的影响,因为自9月中旬以来,强度青睐地产销售数据出现好转,地产后续“银十”效应或值得期待。利好楼市

对于地产板块,政策被看好的层层标的股多是优质区域房企。近一个月以来,加码绩高、数据等区域房企涨幅均在10%以上。有机构指出,在后续市场复苏及信用修复过程中,高业绩、高有息负债增长、高拿地强度的“三高”房企有望明显受益。

销售数据回暖

地产逆势微涨

房地产指数是近一个月以来(截至9月23日,下同)在申万31个大类行业中惟一一个上涨行业指数,远高于银行的-0.27%、商贸零售的-1.41、非银金融-8.27%、汽车的-12.78%等。(见表1)

那么,为何在A股各大指数大幅回调的情况下,房地产板块却还能保持逆势微涨呢?

一方面,房地产利好政策层层加码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如,北京等多城土拍热度有所提升,“中债增”担保下示范房企融资改善。此外,近日银保监会也表态,“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另一方面,楼市销售数据开始好转。深谙地产行业的财经知名博主@朱酒向《红周刊》表示,从30城销售数据来看,最近两个星期的地产销售额出现明显回升,大家看到了希望。

华创投顾部研报也指出,自9月16日开始地产销售开始明显回升,16~23日,30城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较上半月上升72%,较去年同期上升10.5%。月中销售走势反转一定程度上与疫情发展走势有关,8月末至9月中旬,疫情形势再度严重,成都、深圳局部地区进入静态管理,而9月下半月开始各地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成都和深圳也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前期的购房需求集中在后半月释放。而分城市来看,9月以来一线城市回暖最为明显,下半月各能级城市环比均有显著改善。

不难看出,“金九”效应在9月的下半月开始抬头,而如若“银十”的销售数据呈现持续回暖,则有可能近一步体现在A股市场上。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红周刊》,总体来讲,地产股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受到销售数据的影响。

不过,严跃进也向《红周刊》表示,地产股有一大特点,反弹之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调,较难在长时间内持续增长,会受到房企债务问题、政策信号、港股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

优质区域型房企更受青睐

地产指数的微涨,等房企表现功不可没。近一个月时间(截至9月28日),新华联、栖霞建设、等13家房企涨幅均在10%之上,其中新华联更是位居高位,区间涨幅高达104.61%。

《红周刊》梳理发现,在近一月涨幅超10%的房企中,滨江集团、栖霞建设、等区域型房企占比过半。

其中,滨江集团扎根大本营杭州,无论是销售、业绩还是土地储备都主要依托于杭州。中报显示,销售方面,今年上半年,滨江集团斩获杭州房企销冠;业绩方面,杭州贡献了公司营业收入超7成,且这一占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从2021年中期的66.59%增至2022年中期的71.4%,增长4.81个百分点。此外,公司的土地储备中杭州占62%,同样居于主力地位。

滨江集团以外,区域型房企大多规模较小,仅重仓或关注一到两个城市或地区,如栖霞建设旗下房地产项目主要集中分布于南京、苏州、无锡;天房发展旗下项目主要位于天津、苏州两地;房地产项目集中北京及环京区域;房地产开发业务主要集中在深圳、杭州;则深耕东莞市场多年。

从上述区域型房企的重仓城市来看,主要位于经济较发达、房价水平也相对较高的一线城市以及高能级城市。

而从盈利能力上来看,在不少房企毛利率仅为个位数的前提下,上述不少区域型房企的毛利率水平则超过20%,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准。2022年中期,华联控股毛利率51.32%,根据其中报,分行业来看,占公司主营业务房产销售的毛利率水平更是高达66.49%。华联控股也在中报中表示,公司在深圳区域的城市更新项目用地获取的时间较早,与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相比,公司开发或拟筹建的城市更新项目在土地成本控制、单个项目毛利率、净利率等方面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可见,规模为王的房地产时代早已过去,当前资本更青睐重仓地方优势明显、盈利能力较强的优质区域房企。

市场复苏

“三高”房企或持续受益

表示,看好高业绩、高有息负债增长以及高拿地强度的“三高”房企,认为这些房企有望在后续市场复苏及信用修复过程中明显受益。

据《红周刊》梳理发现,滨江集团的“三高”特征较为突出。业绩方面,今年上半年,滨江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6.90亿元,同比下降44.86%,归母净利润12.84亿元,同比增长1.34%,扣非净利润12.82亿元,同比增长1.58%,业绩依然保持稳定增长。

此外,在“三道红线”维持绿档的前提下,滨江集团并没有和多数房企一样收缩负债规模,相反,有息负债呈增长态势,Wind数据显示,2020年中期、2021年中期、2022年中期,滨江集团的带息负债依次为386.93亿元、461.07亿元、558.16亿元。

拿地方面,滨江集团同样采取逆势的积极拿地策略。今年以来,滨江集团加大力度重仓自己的“大本营”杭州。如,在刚落幕不久的2022年杭州第三轮集中供地竞拍上,滨江集团就以69.1亿元竞得3宗地块。

而在此之前,今年的杭州首批集中供地上,滨江集团以184.35亿元斩获11宗地块;杭州第二批集中供地上,公司也以224.51亿元拿下12宗地块。指出,滨江集团在2022年杭州前三轮土拍上的综合拿地规模,是其2021年杭州三轮集中供地合计建面99万平方米的2.5倍,也占到公司2021拿地总规模的一半以上。

伴随滨江集团“三高”特征的明显释放,今年以来滨江集团股价也一路水涨船高,从年初的4.66元/股到现在(9月28日)的10.78元/股,涨幅高达137.59%。

除此之外,《红周刊》梳理发现,、、、等房企的“三高”特征都较为明显。其中,保利发展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07.63亿元,同比增长23.1%;净利润149.24亿元,同比增长1.6%;带息债务3635.21亿元,同比增长8.8%。而在拿地方面,保利地产更是较为积极,今年前8月拿地金额478亿元,仅次于华润置地,位居房企拿地排行榜第二名。

此外,2022年中期,苏州高新实现营业总收入52.61亿元,同比增长189.55%;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406.35%;带息债务279.36亿元,同比增长55.58%。此外,2022年前8月,苏州高新拿地金额28亿元,上榜中指数据的房企拿地排行榜TOP100。

(本文已刊发于10月1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外媒:俄气公司指责乌克兰私自扣留天然气,乌方否认
  • 央行今日开展17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大湾区兔年春节旅游成绩单:多市实现“开门红”,人次收入双增长
  • 中国神华预计去年净利最高707亿元,日均净赚超1.88亿
  • 曾直播带货假燕窝的网红主播辛巴发长文爆料刘畊宏夫妇卖假货
  • 百度版ChatGPT要来了?李彦宏曾称新机会还不清晰,到底难在哪
  • 6场线下大展即将在3月回归,能否助力家居行业回暖?
  • Spotify第四季度营收34.3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推荐内容
  • 少数派投资:面对股市波动,你焦虑了吗?
  • 多项指标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
  • 矿业巨头力拓丢失放射性胶囊容器,寻找好比“大海捞针”
  • 去美国建厂吗? 先听听这些企业的亲历
  • 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发布:提升跨境再保险交易的透明度、规范性和便捷性
  • 中铁工业盾构机累销30多国家地区全球五连冠 2022年新签合同额超5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