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号称走进联合国!“蚂蚁财富”实控人,竟是“老赖”……!

号称走进联合国!“蚂蚁财富”实控人,竟是“老赖”……

时间:2025-07-06 09:55:00 来源:山摇地动网 作者:知识 阅读:411次

“你想要他们的蚂蚁财富利息,他们想要的走进是你的本金!”这句话用来形容庞某燕的联合赖遭遇,似乎再合适不过。国实

近日,控人北京裁判文书网公布的竟老一则民事判决书显示,庞某燕2018年投资350万元购买了“蚂蚁财富”发行的蚂蚁财富某阳光私募优先级基金,约定年化收益12%。走进但对方不仅没有如约付收益,联合赖合同届满后业没有返还投资款,国实对此,控人庞某燕提起诉讼。竟老

值得注意的蚂蚁财富是,庞某燕提及的走进“蚂蚁财富”曾公开宣称公司走进联合国,不过公开信息显示,联合赖此“蚂蚁财富”并非“阿里系”或旗下企业,而且其实控人向某帅名下有7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庞某燕又能否追回本金呢?

承诺收益的私募管理人根本未备案

时间回到三年前。2018年,庞某燕(作为投资人)与北京蚂蚁财富明德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作为管理人)、蚂蚁财富中心(作为基金方)签订《京马系列-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优先级基金II期》合同。

合同约定,该合同为蚂蚁财富中心的入伙合同,蚂蚁财富中心为合伙企业,蚂蚁财富公司为管理人、普通合伙人。基金主要投资蚂蚁基金旗下京马系列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作为其优先级结构化产品。优先级产品只享受计划规定的预期收益,并拥有优先于其他单位(中间级/劣后级)赎回本金与收益的权利。

在收益分配方式上,该基金投资周期为12个月,每6个月返息6%。根据合同记载,其“预期费后收益”为年化收益12%,及扣除管理费后的净收益。

判决书显示,庞某燕在2017年2月向蚂蚁财富中心的账户转账支付投资款350万元,用于投资蚂蚁财富的项目,期限为一年。在项目到期后,蚂蚁财富支付了该笔投资的收益,投资款本金则转投到本案合同项下。

不过,庞某燕表示,本案合同履行期间,对方未支付收益(利息),到期后也未返还投资款本金。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查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发现,在此次合同中,作为管理人的蚂蚁财富并未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

对于庞某燕的遭遇,法院认为,蚂蚁财富公司、蚂蚁财富中心以有限合伙的形式吸收庞某燕投资本金350万元。按照合同约定,蚂蚁财富公司、蚂蚁财富中心应当在投资期限届满后返还庞某燕投资本金,并按照年化收益率12%支付投资收益。

由于蚂蚁财富公司、蚂蚁财富中心未到庭应诉,亦未提交相反证据,法院对庞某燕的陈述予以采信,对其要求返款投资收益350万元、支付收益42万元的要求予以支持。另外,法院还支持庞某燕要求按照年利率12%的标准支付利息至实际给付本金,但对于因逾期支付收益而产生的利息损失不再支持。

此“蚂蚁”非彼蚂蚁

除了未登记为私募管理人,此次案件中的“蚂蚁财富”真实身份也令人意外。

天眼查数据显示,北京蚂蚁财富明德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向某帅,持股99%,另有一自然人王某梅持股1%。蚂蚁财富(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由向某帅担任法定代表人,持股70%;另外30%由北京蚂蚁共创科技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执行事务合伙人同样为向某帅。

也就是说,从股权结构来看,两家公司与大众熟知的“阿里系”或“蚂蚁集团”无任何直接关系。

与此同时,两家公司还“劣迹斑斑”。2019年12月,蚂蚁共创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北京蚂蚁财富明德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则是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且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而被法院强制执行。

天眼查信息显示,“蚂蚁财富”的实控人向某帅情况也不容乐观。天眼查信息显示,其名下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7条,全部未履行;限制消费令56条,包括其个人以及旗下公司。终本案件13起,执行标的总金额1378.02万元,其中未履行金额789.02万元,未履行比例高达57.3%。

值得注意的是,“蚂蚁财富”的官方宣传内容与实际情况截然相反。比如,部分宣传稿件将向某帅称为“金融翘楚”,还有文章称蚂蚁金融走进联合国,蚂蚁财富(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隶属于蚂蚁金融,公司注册资金20000万人民币,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投资人需提高警惕

“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私募业频繁出现空壳、嵌套、违约、违规募集、集团化倾向、保本刚兑、变相自融等乱象。有些机构假借私募基金之名,实则从事民间融资等冲突业务,甚至开展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犯罪活动,因此在监管趋严的同时,投资人也需对承诺收益、降低投资门槛等行为保持警惕。”沪上一位私募业人士坦言。

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也推荐了几招“避雷”绝技。一是从管理人公示信息下手,层层击破。中基协对私募的信披披露非常完整、细致,投资者应该核对公示信息中的基金管理人全称、组织机构代码是否与该私募机构宣传资料上所提供的一致。

二是仔细核对打款信息,认准募集账户。当涉及打款事宜时,投资人应将相应数额的资金转至基金募集账户,而非个人或公司账户,因为从认购到赎回,私募基金募集的资金始终属于投资者,私募机构只是代为管理。

三是向违规公开展示业绩、承诺保本与保收益的私募说不。那些披着私募正规军外衣做非法集资的机构,为了募集更多资金,往往会降低投资门槛,向投资者承诺保本,或者承诺远超市场理财产品的高收益。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光大:美元探涨施压金价 关注PMI数据及FOMC会议纪要
  • 连拉8涨停!发生了什么?交易所紧急下发关注函
  • 美国三大谷物价格前景仍不明朗 2023或再迎来动荡一年
  • 上海监测到XBB.1.5毒株!身边老人去世比往年多?最新回应!春节会形成群体免疫吗?曾光发声
  • 收评:三大指数午后震荡回升 中字头概念股全天强势
  • 经济逆风下韩现代起亚销售目标加码:预计今年销量增长10%
  • 美军基地遇袭!美股创14年来最差,巴菲特重仓股暴涨119%!日本禽流感风险\
  • 《试点三周年 基金投顾业务发展白皮书(2022)》:基金投顾有效改善投资体验、优化投资行为
推荐内容
  • 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会召开!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
  • 贾康:房地产大方向是回暖,但是过程会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
  • 浙商宏观:地产领域政策预期的明确将助力权益市场在23年夺回失去的牛市
  • 爱奇艺完成向太盟投资集团发行5亿美元可转换票据
  • 夯实金融创新“数字底座” 助推“数字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 突发!全聚德停牌核查,近期炒作主要涉及两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