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国产心血管介入鼻祖”业聚医疗递表港交所,毛利率近70%!

“国产心血管介入鼻祖”业聚医疗递表港交所,毛利率近70%

时间:2025-07-06 07:21:20 来源:山摇地动网 作者:娱乐 阅读:956次

来源:独角兽早知道

近日披露,国产管介业聚医疗递表港交所主板申请上市,心血、入鼻建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祖业

编辑 | Arti

业聚医疗是聚医交一家专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手术介入器械的全球主要医疗器械制造商。PCI及PTA市场属规模小且集中的疗递率近专营市场。

业聚医疗总部设于中国香港,表港公司的毛利产品不但销往全球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也是国产管介唯一一家总部设在中国,且在包括日本、心血欧洲及美国在内的入鼻所有主要海外PCI球囊市场排名前六的公司。除PCI/PTA球囊外,祖业公司亦专攻冠状动脉支架产品,聚医交并积极将公司的疗递率近业务扩展至神经血管介入及结构性心脏病领域。

招股书显示,表港冠状动脉疾病(CAD)及外周动脉疾病(PAD)的治疗取决于其症状、心脏功能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疾病。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即:(i)药物疗法;(ii)介入性治疗,包括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PCI及用于治疗外周动脉疾病的PTA;及(iii)侵入性外科治疗。由于PCI/PTA手术的风险及成本较低,却具有与手术治疗类似的治疗成功率,因此通常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的首选。

于2021年至2025年,中国境内、美国及欧洲的冠状动脉介入器械市场预计会分别以14.0%、13.1%及10.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而于2021年至2025年,中国境内、美国及欧洲的外周介入器械市场预计会分别以14.6%、11.9%及9.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业聚医疗的战略重点是该等快速增长的市场以及日本等大型成熟市场,而公司PCI球囊产品于2021年的全球销量已达约866,000件,在日本、欧洲、美国及中国境内的所有全球心血管介入器械开发商及制造商中排名前六。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业聚医疗亦已将产品的地域覆盖范围扩大到六大洲的逾70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的经营历史悠久,可追溯至2000年,产品质量上乘且地域覆盖范围广泛,已在全球目标市场中形成了具有良好声誉及品牌认知度的“OrbusNeich”及“业聚”品牌。

财务数据方面,截至2019年、2020年、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1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业聚医疗收入分别为9634.2万美元、8847.2万美元、1.16亿美元、5733.9万美元及6885.1万美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分别为695.8万美元、707.1万美元、-444.4万美元、332.1万美元及803.7万美元,毛利率分别为67.9%、65.6%、69.7%、70.7%及69.3%。

市场规模方面,在中国境内,PCI手术量已由2015年的567,600例增至2021年的1.2百万例,预计2030年将继续增至3.1百万例;PCI渗透率已由2015年的4.4%增至2021年的6.7%,预计2030年将继续增至10.8%。在日本,PCI手术量已由2015年的212,000例增至2021年的272,800例,预计2030年将继续增至572,300例;PCI渗透率已由2015年的6.2%增至2021年的7.2%,预计2030年将继续增至13.3%。

竞争格局方面,作为一家主要的PCI球囊开发商及制造商,业聚医疗的PCI球囊销往全球逾70个国家和地区。就2021年PCI球囊的销量而言,公司在日本市场排名第二,在欧洲市场排名第四,在中国境内及美国市场均排名第六。就销量而言,于2021年,公司在日本、欧洲、中国境内及美国PCI球囊市场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0%、11%、8%及3%。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北京市用人单位缓缴三项社保费,最晚可于明年年底缴清
  • 沙特能源大臣:欧佩克+减产并非政治化决定 而是基于市场基本面
  • 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和文件的决定
  • 罗熹不再担任人保集团党委书记,曾要求全员背诵董事长“金句”
  •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去世
  • 注册制IPO周报:5家企业过会,昱章电气、钰泰半导体撤材料
  • 累计裁员超1万人!这家公司为电动化转型“下血本”
  • 今年春运人员流动量超47亿人次
推荐内容
  •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 比航母还难造?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来了!
  • 量化指增策略业绩回暖持续获取超额收益
  • 养老和家政服务明确标准化目标
  • 友邦保险11月23日斥资约2.25亿港元回购301.74万股
  • 美国FDA将做出“重大改变”,或是30年来临床试验多样性的最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