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年轻人不愿进工厂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年轻人不愿进工厂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5-07-06 16:36:49 来源:山摇地动网 作者:热点 阅读:218次

文 范欣

近年来,年轻年轻劳动力的愿进原因供需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衡,一面是工厂广大制造业工厂存在不同程度的招工难问题,即使工厂提高待遇也难招到合适的层次工人,另一面则是年轻年轻人即使选择外卖、快递等服务业,愿进原因或者干脆不工作也不愿意进入制造业当一名流水线工人。工厂

对此,层次很多老一辈的年轻工人认为问题主要出在年轻人身上,批评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愿进原因精神,而年轻人则认为在工厂工作不仅辛苦赚钱还少,工厂更没有发展前途。层次双方似乎都有道理,年轻要真正弄清这个问题还需要从供需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愿进原因

先说供给端,工厂现在年轻劳动力的主力军是90后和00后,他们无论生长环境还是受教育程度显然都比老一辈要好,在择业时自然而然地也会更加关注工作的性价比,如果还拿老一辈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年轻人显然不合时宜。现如今很多工厂能给年轻人提供的工作仍然是流水线工作,工作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工作与居住环境不佳,能提供的薪水也没有较强的竞争力,各种制度非常严格,员工稍有不慎就会被扣钱,更为重要的是缺乏发展机会。与此相对应的是,网约车、外卖送餐、快递等行业虽然工作同样辛苦,但时间相对自由,在大城市获得的薪酬水平也高于工厂流水线。年轻人有较大的结婚买房和生存压力,在此背景下,年轻人当然不会把进工厂工作作为优先选项,这其实与吃苦耐劳精神并没有多大关系。当然,从事这些行业的年轻人也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学历不高、专业技术能力欠缺。

再看需求端,我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每年生产大量的商品供全球消费者购买使用,且产品门类一应俱全。另一方面,我国整体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近年来虽有所缓解但目前仍广泛存在,主要表现在一些高附加值商品的关键零部件存在“卡脖子”问题,如iPhone,我国赚的仅仅是组装和一些零部件生产环节的钱,附加值最高的设计部分、核心零部件如芯片等的钱则被国外公司赚走,居民日用产品行业基本上也是同样的情况。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受东南亚国家制造业竞争压力较大,不能给流水线上的员工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较好的工作环境、健全的保障体系以及为员工提供培训、职业发展机会等,这也必然导致年轻人不愿进入工厂工作。

由此,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的原因就清晰起来,主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速度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年轻劳动力会逐渐减少,特别是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提升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将让传统工厂压力进一步增加,如不及时进行转型这一矛盾会更加突出。

制造业强则国强,制造业不仅能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也是社会的稳定器,更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提高科技发展水平。相比制造业,服务业虽然同样能吸纳广泛的就业,但说到底是依附于制造业的,全社会过于依赖服务业会造成产业空心化问题,只有制造业足够强才能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整个社会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其实,当今的制造业强国德国、日本当年也曾面临同样的问题,两个国家都曾出现过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而被“贴”上廉价和劣质标签的情况,工厂盈利能力不足导致在就业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他们之所以能最终成为制造业强国,其中的奥秘总结起来在于以下几条:在仿制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抓住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机会并逐渐掌握行业标准向产业链高价值端延伸、严控产品品质、建立起梯队式人才培养机制并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福利保障、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最终培育起世界性的工业巨头企业以及围绕在这些企业周围众多的“专精特新”制造业企业。

我国当前在某些领域其实已经开始出现这样的企业,最为典型的就是汽车产业。曾几何时,国产车质量与性能的确不如合资车,买国产车就是图便宜,而如今的汽车市场早已今非昔比,在燃油车领域,国产车陆续涌现出能与合资车竞争的国产新势力品牌,同档次车型国产新势力品牌功能配置更高且价格更低,使得很多车型一上市就供不应求,提车还需等待较长时间。在新能源车领域更是形成了国产车对外资车的合围之势,国产品牌销量并不低于外资品牌。由此,这些国产汽车厂商的规模和利润水平也逐年提高,继而这些国产汽车厂商给员工提供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也相对于其他传统制造业有较强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这些车企周围还诞生了一系列为其提供关键核心零部件的“专精特新”小企业,这些小企业有些已经将国外关键技术本土化,大幅降低了成本。

未来,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国产车企盈利能力的提高,可以预见的是,在这类工厂中一些枯燥且缺乏技术含量的流水线岗位将逐渐实现“机器换人”,这样不仅能减少人力成本,更能提升产品的品质,未来企业更多需要的是一些有技术能力的新时代工人。其他行业本质上与汽车行业相似,这也要求我国教育体系应进行针对性的改革,逐步加大职业教育力度,为新时期的制造业提供更多专业化的人才,促进我国制造业整体加快转型升级。

综上,当今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跑网约车也不愿意进工厂表面上看是由于他们缺乏老一辈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层次原因则是我国制造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流水线工作性价比已低于互联网服务行业,未来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度的加快,专业化人才需求缺口会逐步扩大,这也要求我国教育体系更多地偏向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人还活着为什么会被人祭奠4.3万次?网络祭祀平台乱象调查
  • 刚刚,史诗级大利好!全球沸腾了!!!
  • 全国现有高中风险区4521+2733个,一图速览
  • 环球时报社评:如果有人在G20跑题,得到的将是嘘声
  • 盘中突然拉升,中字头股票涨疯了,中国联通涨11%
  • 币圈地震!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平台FTX申请破产
  • 喜临门回应“虚假宣传”:已对高于实付价格的用户退差价
  • 2022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论坛活动一览表
推荐内容
  • 行业风向标: 多项政策助力,风电成长确定性持续
  • 爱上网购!2.64亿人,正成为重要的消费力量
  • 我国资本市场深化高水平开放 吸引国际投资者深度参与
  • 疫情下的外卖员:物资配送,一场接力跑
  • 2025年前,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力争累计推广突破1万辆
  • 第五届进博会参展企业回头率达90% 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