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创新能力居中部第一,“十四五”末争取形成大科学装置集群
湖北正加速构建光芯屏端网和大健康两个万亿产业集群 全社会研发投入由700.63亿元增至1005.3亿元,十四五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5937.89亿元增至10196.5亿元,湖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排名中部第1位,科技科学进入全国科技创新水平的创新成“第一方阵”……18日上午,湖北召开“加快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居中集群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新闻发布会,部第会上介绍了2017-2021年这五年来,末争湖北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取形成绩单。 区域创新活力凸显 湖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冯艳飞介绍,装置2017-2021年,十四五湖北全省科技创新多项指标实现大幅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湖北由700.63亿元增至1005.3亿元,科技科学增长4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创新成由5937.89亿元增至10196.5亿元,居中集群增长71.7%;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5369家增至14560家,部第增长171.2%;技术合同成交额由1066亿元增至2111.63亿元,增长98.1%。湖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由全国第10位提高到第8位,排名中部第1位,进入全国科技创新水平的“第一方阵”。 过去五年,湖北省稳步推进武汉国家级科创中心的申报与创建工作,启动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在此集中布局,2021年大走廊区域集中开工82个重大项目,今年又谋划了105个重大项目,目前启动近八成。 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志彤介绍,建设东湖科学城是建设科技强省、推动实现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去年,东湖科学城规划发布。今年,围绕东湖科学城建设,武汉市紧盯“430、630、930、1230”关键节点,全力推进科学城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今年12月30日前实现科学城核心区30公里道路具备通车条件、骨干路网互联互通,科学社区开工建设,项目竣工面积达80万方。 建设东湖科学城要以强化高质量项目为引领。黄志彤表示,今年一二季度东湖科学城累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46个,总投资841.2亿元。同时,在重大项目的引领下,构建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湖北实验室、国家级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前沿科技平台等为基础的战略科技力量矩阵。并以此为抓手,筹划推进激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数字经济、创新药等五个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引进一批高端科研人才,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产出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通过打造高质量产业生态圈,提升东湖科学城产业能级。 谋建大科学装置集群 进入新时代以来,地区之间科技创新的竞争已升级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的竞争,其中一项重要的竞争指标就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多寡。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被称为“大科学装置”或“大科学设施”,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突破科学前沿、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重要利器。 据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谢高波介绍,目前,国家在湖北已布局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等3个大科学设施,去年该省脉冲强磁场优化提升、作物表型组学研究和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等3个项目已纳入国家“十四五”相关专项规划,数量居全国前列。 过去五年,湖北省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不断提升。聚焦光电科学、空天科技、生物安全、生物育种等优势领域,湖北组建的10家湖北实验室已产出三维直连量子点红外探测、线粒体酶复合体组装分子机制等一批原创成果,还解决了一批事关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比如依托脉冲强磁场设施研制的激波油气增产装备,平均增产效果达90%,极大提高油气井产量、促进油气资源深度开发。 目前,湖北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0个,排名全国第4位。今年1~4月,湖北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9842家,同比增长192.6%。在鄂“两院”院士达81人,各类人才数量均居中部第一位。 谢高波说, 下一步,湖北省发改委将做好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等大设施开放共享,支持科研人员依托大设施产出更多重大原创成果,解决重点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支撑产业创新发展。 同时,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围绕产业发展方向,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谋划培育磁约束氘氘聚变中子源、农业微生物、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多个大科学设施,争取在“十四五”末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科技强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支撑产业升级显效 科技兴,则产业兴。过去五年,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科技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凸显,2017-202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6.26%增至20.63%,提高了4.37个百分点。今年1~4月,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项数同比增长56.79%,成交额同比增长61.36%,达到805.83亿元。以光通信、激光、新型显示、生物医药、人口健康等领域为代表的技术突破,正支撑引领湖北加速构建光芯屏端网和大健康两个万亿产业集群。 湖北省经信厅副厅长江斌介绍,近年来湖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一方面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组建联合体,开展协同攻关创新。2021年,湖北聚焦“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发布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实施“揭榜挂帅”攻关项目29个,重点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另一方面提升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2020年,湖北规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3048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从2019年的不足13%提升到17.2%。据初步统计,2021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20%。力争到2025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目前,湖北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8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0家,各类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有力提升。 此外,作为国家科技改革试点省份,湖北正围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科技成果评价、科技人才评价等率先展开改革试点,“揭榜挂帅”“赛马择优”、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制等科技项目管理改革正在有序实施,热带雨林式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正在加速形成。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金融街论坛传递这些信号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情况如何?看了门诊为啥被赋黄码?官方回应
- “7日退货有理由”,雅戈尔公司输了官司未执行判决!消费者申请……
- 小鹏、广汽和大众争相入局飞行汽车, 能够上天的汽车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 评论:净值化环境下的风险必修课
- 古井贡酒遭“唱空”后宣布半年净利劲增四成 被指靠营销增业绩难持续
- 国税总局:对恶意造假骗取留抵退税企业,纳税信用直接降为D级
- 北京小客车指标下半年申报期今日开启,十大热点问题答疑
- 谷歌隐私沙盒将于2023年初登陆Android 13设备
-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业务系统上线,邮箱申报9月起不再受理
- 天风证券:维持绿城管理控股买入评级 业绩快速增长 拓展逆势提升
- 这家国有银行又一分行长落马,任职27年历经3家分行,系该行年内被查第5人…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坚定不移推进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 浪潮软件回应员工被紧急送医:其身体已恢复正常
- 小鹏汽车:7月交付11524辆智能电动车 同比增长43%
- 新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8月1日生效,人民币权重升至12.28%
- 回归本源加快转型 资本市场监管效能及适应性不断提升
- 汇丰控股盘前涨5.8% 二季度除税前利润超预期
- 概念指数涨近5%,这个板块开始躁动
- 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3% 为5月以来首次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