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鲸”沽空名创优品,“国产十元店”的直营店“罗生门”
炒股就看,杀人鲸权威,沽空国产专业,名创门及时,优品元店营店全面,罗生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杀人鲸 来源: 环球老虎财经app “数百家门店由公司高管秘密经营”“董事长从上市公司不正当获利”“公司经营正在走向衰落”……在“杀人鲸”声称调查7个月之久的沽空国产报告中,一个与大众印象中截然不同的名创门“名创优品”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沽空机构Blue Orca Capital(下称“蓝鲸资本”)做空名创优品一事持续发酵。优品元店营店7月28日,罗生名创优品港股延续昨日下跌趋势,杀人鲸大幅低开,沽空国产盘中一度再跌超10%。名创门 美东时间7月26日,优品元店营店蓝鲸资本发布了一则针对名创优品的罗生做空报告,矛头分别对准加盟商运营、实控人以及公司经营。 最为外界关注的加盟商问题方面,蓝鲸称其调查发现至少有620家门店由名创优品高管或与公司董事长有密切关系的个人秘密拥有和经营。据了解,名创优品此前曾声称国内99%的门店由独立于公司的加盟商经营。 实控人方面,蓝鲸资本指出,名创优品实控人叶国富或通过一家英属维尔京群岛企业从上市公司转移数亿元资产。至于公司经营方面,因营收数据、加盟费等财务指标出现巨幅下滑,蓝鲸资本认为名创优品正在“走向衰落”。 “该报告毫无依据,且包含有关本公司资料之误导性结论及诠释。”7月27日早间,面对蓝鲸资本的强势做空,名创优品曾用一则自愿性公告予以紧急回应。 然而,公告收效甚微。截至7月28日,名创优品港股报收12.12港元/股,下跌2.73%,总市值153.52亿港元;美股报5.66美元/股,较25日下跌7.67%,总市值17.92亿美元。短短两日,港、美股市值合计蒸发约50亿元。 重重疑问萦绕,刚刚赴港上市的名创优品,被“错杀”了吗? 高管“秘密经营”的店铺 名创优品的直营店铺数量,始终是个“迷”。 据多家媒体报道,名创优品曾对外表示,其97%的门店由独立加盟商经营,而在中国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9%,除了直营的11家MINISO门店和4家Top Toy门店外,剩余在中国的3274家门店都由独立合伙人加盟开设。 名创优品赴港上市时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名创优品在全球的门店数目累计达5045家。其中,国内门店3168家,直营店5家;海外门店1877家,直营店136家。名创优品美股财报中进一步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名创优品在中国合计拥有直营店11家。 ▲ 图片来源:名创优品招股书 争议围绕名创优品所公布的数据展开。 在长达30页的沽空报告中,蓝鲸资本称其经过7个月的调查,发现名创优品实际的加盟商经营模式与描述存在较大出入。 “通过我们于2021年11月开始的调查,我们发现了620多家所谓的独立特许经营公司,根据中国企业记录,这些公司以名创优品高管或与该公司董事长关系密切的个人的名义注册。” 以名创优品副总裁兼海外首席运营官黄铮为例,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黄铮累计在17家公司担任法人,这些公司无一例外,均为百货公司。 17家公司中,至今存续的共有四家。其中,“深圳市福田区铮福气百货店”的注册经营地址实为名创优品深圳卓越INTOWN店;“深圳市盐田区铮海日用品百货店”的注册经营地址实为名创优品壹海城店;“深圳市龙华新区十铮十百货店”的注册经营地址也可对应至名创优品在龙华天虹购物中心的门店…… 进一步查阅还可发现,上述四家公司的工商备案电话均为同一个,而该电话绑定的企业数目多达21家。 黄铮并非个例,天眼查信息显示,名创优品股份有限公司法人林宗友名下同样拥有数十家名字带有“百货店”的公司,这些公司亦均可与名创优品的线下店铺一一对应。 沿着这一思路,蓝鲸资本在7个月时间内相继发现合计620家特许经营店与名创优品的高层存在直接或间接联系。由此,蓝鲸资本认为,名创优品或在直营店铺的数目上造假。 尽管名创优品对此数据矢口否认,并表示“毫无依据”。可实际上,名创优品直营店的规模之大早就有迹可循。 消失的直营店铺 2017年,名创优品相关负责人在《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曾表示,一线城市的繁华地段基本上都是直营店。同年5月,名创优品提供给腾讯财经的数据显示,截止当时,名创优品在国内有总计1669家门店,其中加盟店1248家,合作店212家,直营店209家。 2019年,第一财经在一篇报道中提及“名创优品目前直营和加盟的比例约是4:6。而据名创优品招股书,截至2019年底,公司共拥有的直营店仅有9家。以名创优品当时的门店数保守估计,2019年间,近乎1000家直营门店“不翼而飞”。 截至发稿,名创优品方面并未对此予以明确回应。 在蓝鲸资本看来,名创优品此番操作,或是为了通过增加加盟店数目,来粉饰线下加盟店业务的弊端与颓势。 沽空报告中,蓝鲸资本表示,名创优品对投资者的核心诉求是,它运营着一种轻资产的特许经营模式,该模式本应允许该公司保持较高的利润率,同时将业务与资本支出、运营亏损以及管理庞大零售网点网络的风险和复杂性隔离开来。 然而,以上的一切都建立在“名创优品99%的店铺都由独立运营商经营”的基础上。蓝鲸资产猜测,实际上,名创优品或在“暗中承担”了传统零售商的许多成本。 以上种种意味着,一旦620家与高管相关的店铺被证实为名创优品的直营店铺,那么后者对外描述的轻资产模型将不攻自破。资本市场,公司业务模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公司的估值水平。从这一角度来看,不难理解二级市场为何对名创优品直营店铺数目“如此关心”。 忽略上述疑似直营的店铺,名创优品的加盟生意,也并不如想象中好做。 2018年,名创优品拿到腾讯、高瓴领投的10亿元资金,年初的集团年会上,叶国富正式宣布了一个“百国千亿万店”计划:到2022年,名创优品实现在100个国家开设1万家门店,其中包括7000家海外门店,年营收达到人民币1000亿元。 现实远比理想骨感。 资料显示,2018年名创优品线下门店数同比增长了34.62%,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0个百分点;2019至2020年间,门店数目增速进一步下降至20%和7.48%。 为了刺激加盟店增长,名创优品陆续将加盟费用下调了三分之二:2021年,将特许经营费从每年8万元下调至每年5万元,产品保证金也从75万元降低到60万元;2022年,加盟费进一步下调至2.98万元/年,产品押金也减至人民币35万元。 饶是如此,名创优品的门店数量依然没有迎来井喷。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名创优品的全球门店数共5113家,距离叶国富1万家门店的目标相差近一倍。 若是以营收规模相比较,差距更甚。 加盟体系的疲态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营收规模始终在90亿上下浮动,分别为93.95亿元、89.79亿元和90.72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1亿元、-2.62亿元和-14.15亿元,三年累亏近20亿元。 赴港招股书中,名创优品将亏损原因部分归因于疫情。 “一方面,疫情导致海外市场约4%的门店暂时关闭,公司海外营收降低;另一方面,国内物流及运输服务供货商运营中断,也对公司产品的发货和交付产生了负面影响。” 疫情仅是一方面,在没有疫情的2019年,名创优品就已经展露出疲态。 据多家媒体报道,2019年集团年会上,叶国富曾宣布名创优品2018年全年营收破170亿元人民币,较前一年120亿元营收有着近50%的增长。然而,招股书显示,到了2019年其营收就锐减到93.95亿元,同比降幅高达44.7%。 问题或出自线下店的盈利能力。资料显示,过去三年,名创优品单店收入连续出现负增长。2019到2020财年,名创优品单店收入从270万元下降到220万元,降幅达19.8%。到了2021财年,单店收入继续下降至190万元,降幅11.3%。 复盘名创优品的加盟模式,一家加盟店从开业到后续运营,加盟商承担着前期成本的大头。 简单举例,2021年一位加盟商选择名创优品,首先需要缴纳60万保证金,以及5万元的特许经营费;此外,加盟商还需承担店铺租金、员工工资、产品运输等经营费用。近百万的成本投入进去后,加盟商即可“坐享其成”,由名创优品方面接管运营店铺,加盟商每月食品类上交67%营业额,其他产品上交62%营业额。 这样的加盟模式,在单店营收较高的时候弊端并不明显。一旦店铺营收出现下滑甚至亏损,对于加盟商而言,开店就变成了一个并不划算的买卖。 二级市场用脚投票,截至发稿名创优品美股股价已较最高点缩水83.7%。另据公开信息,淡水泉、Jane Street、对冲基金EXODUSPOINT CAPITAL等都清仓了名创优品。 主营业务之外,叶国富也在带领名创优品探索第二增长曲线——潮玩品牌TOP TOY。不过目前,TOP TOY能为名创优品带来的收益仍旧有限。截至2021年底,该部分业务累计营收仅2.4亿元,总营收占比共4.4%。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期货大咖聊大宗:技术面、基本面均偏空 关注螺纹钢05合约做空机会
- 文化街赋能老字号
- 牛市回来了?A股这次大涨,有本质不同!中纪委重磅发文,聚焦全面注册制改革!盛光祖被提起公诉
- 16年来首次出现美债收益率“破5”:投资市场将面临深远改变?
- 北京延庆新增1名核酸阳性人员,一地划定高风险区
- 易居企业控股委任程立澜为首席财务官
- 冬末寒流或将来袭 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涨超5%
- 蔚来资本投资前晨汽车超亿元B+轮
-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讲话
- 百度即将推出文心一言, 海外分析师称其股价仍被低估40%
- 日本媒体拆解华为手机:自研麒麟悄然回归 比预想的还要强
- 地产后周期板块热炒背后:工程机械景气低迷、消费建材或有惊喜
- 都曾持股德恩精工,弘亚数控、昊志机电实控人被查巧合还是必然?
- 老字号品牌保护需综合施策
- 专访经济学家欧乐鹰:美国下半年将发生衰退,若债务违约或引发金融危机
- 这四款最适合送给男友的手机不来看看?只要3999起
- 多家银行落实首批认股权登记业务
- 金融圈炸锅!实名举报信曝光
- 太保人寿前业务员称被公司欺骗买保险 双方对簿公堂法院这样判
- 洋河:贵州贵酒对公司总营收贡献不大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