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电力拟18亿入主中来股份进军光伏 9年投资收益240亿贡献净利占半壁江山
炒股就看,浙能中股权威,电力专业,拟亿及时,入主全面,份进伏年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军光江山 来源:长江商报 浙江火电龙头(600023.SH)试图借助外部力量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投资 11月10日晚间,收益浙能电力及A股公司同时发布公告,亿贡浙能电力通过受让股权及接受表决权委托形式,献净获取中来股份控制权。利占本次受让股权,半壁公司需支付现金18亿元左右。浙能中股 在市场看来,电力浙能电力产业转型升级是拟亿必然趋势。一方面,受煤炭价格波动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波动频繁。另一方面,在“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新能源蓬勃兴起,拥抱新能源、分享新能源红利是传统电力企业必由之路。 实际上,近9年来,浙能电力的净利润几乎有一半来自投资收益,其投资净收益合计约为240亿元。 不过,中来股份虽然是全球光伏背板龙头,但其经营业绩并不理想,且面临较大的资金投入压力。入主中来股份,浙能电力能否达到预期,尚需多方发力。 力推火电新能源协同发展 中来股份新一轮的控制权转让事项有了眉目,浙能电力打算入主。 根据公告,11月10日,浙能电力与中来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林建伟、张育政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委托协议》,公司将协议受让张育政所持中来股份9.70%股权。同时,在签署股权受让完成过户登记之日起,林建伟不可撤销的将其持有的中来股份10%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浙能电力行使。 目前,林建伟、张育政夫妇分别直接持有中来股份16.58%和12.46%的股份,同时通过控股苏州普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乐投资”)间接持有中来股份0.91%的股份,合计持有中来股份29.95%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浙能电力将持有中来股份9.70%的股份及19.70%的表决权,林建伟、张育政将合计持有中来股份20.25%的股份及10.25%的表决权。 根据协议,本次交易价格为17.18元/股,交易总价约为18.17亿元。 11月8日,筹划本次控制权转让事项停牌前一个交易日,中来股份收盘价17.33元/股。本次交易价格较前述收盘价略有折价。17.33元/股的股价并非高位,折价转变上市公司控制权,有点令人意外。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这是林建伟、张育政夫妇第四次筹划转让中来股份控制权。 回溯公告,2020年6月18日,中来股份首次披露控制权转让事宜,林建伟、张育政夫妇将所持公司18.87%股权转让给贵州省国资委旗下的乌江能源,转让价格为11.63亿元。同时,林建伟夫妇还将部分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乌江能源。交易完成后,乌江能源将合计拥有中来股份约30%表决权,成为其控股股东,贵州省国资委成为实控人。 不到两个月,首次易主国资事项终止。中来股份随即宣布与A股公司杭锅股份签署协议,林建伟、张育政夫妇拟作价7.38亿元转让9.58%股权,并将19.09%股权的表决权无条件委托给杭锅股份行使,未来,还将继续转让7071.61万股股份给杭锅股份。 当年10月19日,又是时过两个月,终止易主杭锅股份事项。与此同时,公司又宣告,林建伟夫妇拟将公司控制权转让给江苏省的姜堰国资公司。 这是第二次计划易主给国资。林建伟夫妇先后分两次向姜堰国资转让5.70%、5.25%股权,交易总价合计为8.23亿元。但最终,易主事项宣告失败。 这一次,是中来股份第三次易主国资。相较于前次易主杭锅股份,这一次多卖约11亿元。 对于本次收购中来股份,浙能电力寄予厚望。公司在公告中称,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是推进能源革命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大举措,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成长空间广阔。通过取得中来股份的控制权,可以分享新能源高速发展的红利,促进公司从传统火电为主向火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方向转变,有利于公司转型升级。此外,中来股份主营业务较为突出,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综上,本次交易完成后,浙能电力将形成火电与新能源布局的产业发展格局。 煤价高位净利连续下降 希望入主中来股份的浙能电力自身存在经营压力,急需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前三季度,浙能电力实现营业收入608.84亿元,同比增长20.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4.57亿元,同比下降79.7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为2.26亿元,同比下降88.84%。 2021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10.73亿元,同比增长37.51%,净利润为-8.55亿元、扣非净利润11.2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4.05%、119.03%。 这是浙能电力自2013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也是其2010年以来的首次亏损。 去年亏损、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幅下降,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浙能电力的燃料成本大幅增加。公司称,当年,社会用能需求快速增长、大宗商品持续紧平衡、价格节节攀升的严峻形势下,为了勇担国企社会责任,坚决扛起电力保供责任,公司应发尽发、满发稳发,极大缓解了电力供应紧张形势,但亏损加剧。 前三季度,煤炭价格依然在高位运行,导致浙能电力的净利继续大幅下降。 浙能电力80%营业收入来自于火电,火电依赖于煤炭,煤炭存在明显周期性。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13年上市以来,浙能电力的经营业绩曾出现过一轮波动。2016年至2018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2.77亿元、43.34亿元、40.36亿元,同比下降10.03%、30.34%、6.89%。 值得一提的是,浙能电力的净利润中,投资收益贡献不菲。 根据今年半年报,浙能电力深度布局了核电领域,参股以及秦山核电、核电秦山联营、秦山第三核电、三门核电、中核辽宁核电、中核海洋核动力、三澳核电、中核燕龙、国核浙能等核电及核能多用途公司。此外,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涉及、、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投资成本11.30亿元,期末值为60.51亿元,累计利得为49.22亿元。 2013年至2021年,浙能电力的投资净收益分别为 28.28亿元、29.99亿元、31.55亿元、27.52亿元、24.78亿元、27.74亿元、22.07亿元、31.83亿元、15.78亿元,合计为239.54亿元。整体而言,公司的投资净收益几乎占了公司净利润的半壁江山。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取得的投资净收益为28.88亿元,远超当期净利润。 备受关注的是,浙能电力收购的中来股份,能够对其经营业绩产生多大贡献,还很难说。 中来股份的经营业绩也曾大幅增长,2021年出现亏损,今年前三季度,受益于高景气,其净利润达到3.43亿元,同比增长365.90%,但其净利润能否持续快速增长,恐怕不是件易事。 截至今年9月底,中来股份的资产负债率达73.23%,为有史以来最高水平。 去年5月以来,中来股份多次对外披露大额投资计划,合计金额达到 204.82亿元。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36.96亿元。目前,尚未见公司披露前述重大投资项目具体进展情况。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易会满:探索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 星巴克回应“1分钱抢券不兑换”:错误激活内部测试链接
- 逾930家公司被公募调研!顶流基金经理各有“心头好”
- 北京海淀区公布新增风险点位,涉及书店、药房、超市等
- 创始人沈晖微博停更两个月,销量低迷的威马如何赶路?
- “第二支箭”扩容、银行给出千亿授信,民营房企融资再获支持
- 博时基金市场点评11月23日:市场继续震荡,新能源板块领涨
- 刘强东为“德邦兄弟”缴齐五险一金 快递公司人工成本高企
- 新华保险一波三折的“二次腾飞”之路
- Q2业绩及展望均不乐观 花旗将美敦力目标价下调至85美元
-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21.17亿元,同比减少59.1%
- 11月23日复盘:短期整理充分 静等放量上攻 光伏设备获17亿主力资金青睐
- 11月22日银行早报:央行银保监再放住房信贷支持信号,首款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五地开售
- 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上海外贸变迁几何?
- 央行、银保监会: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
- “洗衣液中的爱马仕”翻车,售后电话是空号?
- 乌克兰全境进入停电状态 首都基辅暂停供水
- 瑞银:中国家族办公室仍于处初级发展阶段,ESG和影响力投资尚未成为主流
- 广州法院引用“绿色原则”判决涉虚拟货币“挖矿”合同案
- 上海临港新片区:打造上海“未来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和策源地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大摩:股价表明特斯拉在供应方面遥遥领先 予以“增持”评级
- 法媒:美俄三名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抵达地球
- 民航局将开展第二批安全督导,涉东北华东中南西北新疆地区
- 央行: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
- 盘初涨超7% 播思科技将开发电动汽车充电器和智能家居产品
- 牛散赵建平、葛卫东、方德基等最新调仓一览,这只标的或贡献5600万浮盈
- 中芯国际:2021年净利润17.02亿美元 同比增长137.8%
- 环龙控股发布2021年业绩 股东应占利润5013.6万元同比增长23.7%
- 建行2021成绩单出炉:期末总资产达30.25万亿元,实现净利润3039亿元
- 3月31日重点关注的五场直播:鹏华副总经理张佳蕾、南方养基情报局副局长黄维铭为您解读基金定投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