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4D毫米波雷达获车企热捧 A股产业链公司加速量产!

4D毫米波雷达获车企热捧 A股产业链公司加速量产

时间:2025-07-06 02:15:37 来源:山摇地动网 作者:百科 阅读:580次

◎记者 俞立严

3月1日,毫获车特斯拉将举办投资者日活动,米波预计将发布改款新车型,雷达量产并在自动驾驶硬件方面新增4D毫米波雷达。企热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股产公司特斯拉从押注摄像头到切换毫米波雷达的业链新动向,已经引发业内高度关注,加速A股多家产业链上市公司近日密集发布4D毫米波雷达产品量产等进展。毫获车业内建议,米波中国企业要抓住新一轮自动驾驶格局重塑的雷达量产机遇。

特斯拉“掉头”采用4D毫米波雷达

2月20日,企热特斯拉确认向欧洲监管机构提交了车辆变更申请,股产公司证实最新自动驾驶硬件HW4.0即将量产上车,业链HW4.0性能预估为此前HW3.0版本的加速2至4倍,而最大的毫获车变化就是加入了4D毫米波雷达,作为激光雷达的过渡,成本仅为激光雷达的10%。

接近特斯拉中国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3月1日,特斯拉将举办投资者日活动,预计将发布Model 3的全新改款车型,并且新增4D毫米波雷达这一自动驾驶新硬件,相比传统的3D毫米波雷达,新雷达可探测高度,这意味着自动驾驶系统将具备分辨物体形状的功能,作用与激光雷达类似。另外,4D毫米波雷达具备加热能力,更有利于应对恶劣天气。

作为世界智能新能源车“风向标”,特斯拉此举引发行业震动。

事实上,对于自动驾驶感知两大技术路线——摄像头和雷达,特斯拉此前已经明确放弃后者。践行马斯克的理念,特斯拉此前宣布将在雷达上做一系列的“减法”,包括在欧洲、北美、中东等地区市场交付的Model 3、Model Y等车型上取消超声波雷达感测器,随后会推及全球市场,同时Model S和Model X车型也将在2023年一并取消超声波雷达。特斯拉还宣布将弃用毫米波雷达感测器。至此,特斯拉自动驾驶感测器方案从“8摄像头+1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的多感测器方案减为“8摄像头”的纯视觉方案。

“特斯拉重新将毫米波雷达搭载上车,是对自己纯视觉方案的否定。”有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特斯拉此前敢于做“减法”是认为自己的软体演算法能力已提升到可以替代雷达感测器的程度,其依靠廉价摄影头的纯视觉方案的安全性不输“视觉+雷达”方案。

4D毫米波雷达具有性价比优势

“在汽车智能化发展道路中,感知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理想的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全天候、全覆盖、全目标、全工况的感知。”复睿微算法专家王鹏程说,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中,主要用到的感测器有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等。其中,摄像头最接近人眼,成本低廉,容易部署,但是距离感知能力较弱,夜间的探测能力很低。而激光雷达距离感知准确、解析度较高,但是成本也高,体积和安装位置比较受限。

王鹏程介绍,随着毫米波晶片技术的发展,应用于车载的毫米波雷达系统已经得到较大规模应用,但是也面临对横穿车辆和行人等识别难度大,容易造成误刹车,还有对近距离和远距离目标解析度低等缺陷。“4D毫米波雷达技术突破了传统车载雷达的局限性,可以以很高的解析度同时探测目标的距离、速度、水准方位和俯仰方位。”

有接近特斯拉的人士对记者介绍,特斯拉可能将采用来自以色列公司Arbe制造的超高解析度4D成像雷达,该公司自主研发多通道阵列射频晶片组、雷达处理器晶片和基于人工智慧的后处理软体演算法,使得新雷达成像解析度更高,最远探测距离能达到300米,功耗也更低。尤其在成本方面,按照Arbe公司的数据,其生产的4D成像雷达的价格在100美元至150美元,成本优势明显。

业内专家表示,特斯拉否定之前的纯视觉方案,一方面是减配了雷达的特斯拉车辆自动驾驶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和毫米波雷达技术进步形成性价比优势有关。

装车需求带动产业链发展

伴随特斯拉即将采用4D成像毫米波雷达的消息,A股多家产业链上市公司纷纷回应在4D成像毫米波雷达上的产品布局和量产进程。

2月24日公告,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用铝合金压铸零部件,2022年开始有用于毫米波雷达控制器的产品小批量量产,该类产品为毫米波雷达控制器壳体。2月23日介绍,公司精密压铸产品有毫米波雷达定点项目,部分产品已量产。2月22日介绍,公司在4D毫米波雷达方向布局多款产品,包括4D中长距雷达、成像舱内雷达、数字成像雷达等。2月22日介绍,4D毫米波雷达波导天线相关产品已小批量供货。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前装4D毫米波雷达将突破百万颗,到2025年4D成像雷达占全部前向毫米波雷达的比重有望超过40%。预计,到2025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38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5.5%。

研报表示,国内市场方面,4D毫米波雷达已搭载于旗下飞凡汽车、旗下深蓝品牌等量产车型,产品有望加速渗透。4D毫米波雷达有望带动元器件量价齐升,上游元器件供应商有望受益。

“在这一新赛道上,国内企业不要错过发展机遇。”罗兰贝格合伙人吴钊说,虽然中国企业在4D毫米波雷达尚未形成优势,但是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化是汽车发展的大势所趋,新格局正在形成中,需要更多投入研发,抓住宝贵机遇,跟上新技术的迭代。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理想汽车8月交付4571辆,同比、环比均下滑过半
  • 重磅!央企重组完成26组47家,国企混改引资超2.5万亿
  • 国家卫健委:十年间我国传染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
  • 萨摩亚总理:“每个人都对中国感兴趣——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 碧桂园完成14.63亿股新股份配售 所得款约38.7亿港元
  • 美联储发表迄今最“鹰”措辞:将“无条件”恢复价格稳定,鲍威尔暗示或有更激进的紧缩措施
  • 乙二醇:上海石化装置停车影响分析
  • 鼎龙文化净利骤降87%游戏影视板块巨亏,5.4亿收购中钛科技对赌失败更改承诺
推荐内容
  • 小康人寿等不当竞争被通报 评论:中小险企更需脚踏实地
  • 明起,北京地铁所有受疫情影响封闭车站恢复运营
  • 激战将“载入史册”?每天或伤亡1000人,乌军拼了
  • 美雇佣兵称被乌军抛弃后被俘:他们缺枪少弹乱七八糟
  • 捷克外长:欧盟将寻求对俄签证禁令的折中方案
  • 突发!拜登骑自行车时摔倒,特勤局特工赶紧冲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