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瀚川智能一季报财务差错,乌龙还是另有“猫腻”?!

瀚川智能一季报财务差错,乌龙还是另有“猫腻”?

时间:2025-07-06 13:30:29 来源:山摇地动网 作者:知识 阅读:416次

记者 | 尹靖霏

7月19日晚,猫腻(688022.SH)发公告称,瀚川还经公司事后审核发现,季报因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中对于相同供应商的财务差错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未予汇总抵消以及非经常性损益个别科目数据列示有误,致使公司总资产由24.17亿元降至23.27亿元,乌龙大降1.1亿元,猫腻扣非后归母净利由亏损1337.8万元,瀚川还扩大至1422.8万元,季报亏损额仅微增85万元。财务差错

差错庚庚,乌龙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这是猫腻较为低级的错误,作为上市公司而言这种失误是瀚川还不应当出现的。”一位非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季报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财务差错该公司仅财务人员就达15人。乌龙

对于此次财务差错,瀚川智能的解释是,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审核工作,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那么,此次财务差错的原因仅是一场乌龙事件,还是暗藏猫腻?

前述非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一般而言,这样做的原因是,公司一般处于公开增发的阶段,需满足一定的财务指标。相同供应商的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汇总抵消能减少总资产,但对净利润影响微乎其微,以此确保扣非前后总资产净利率达到6%左右。如果公司在进行定向增发,则对于盈利指标的要求没那么高,但也不排除公司与投资机构磋商后,应其要求公司也要保持相对体面的财务数据。值得注意的是,7月19日公司10亿元的定向增发已获上交所受理。

也有对公司了解的知情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此次仅是公司内部财务人员在系统操作上的失误所致。

“出现类似的事情,如果公司内藏猫腻,一般也是财务人员背锅”,前述非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说。

瀚川智能于2019年7月22日登陆资本市场,公司实际控制人系蔡昌蔚,2021年末持有上市公司18.31%的股份。

图片来源:2021年公司年报

目前,公司业务主航道有三方面:汽车智能制造、电池设备与充换电设备。当前,汽车智能制造贡献了大部分的营收。以2021年为例,去年公司营收达7.58亿元,其中汽车智能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76.56%,新能源智能装备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33.06%,其中充换电智能设备本年度首次实现营业收入854.25万元。

换电站业务越发受到重视。瀚川智能于去年底单独设立充换电事业部,将其明确为公司三大核心业务之一。2022年6月,该公司迎来59家机构的调研,在调研中称,公司在手订单总金额为 20.23 亿元(含税), 其充换电智能装备在手订单 9.12 亿元,占比 45.08%;汽车智能 装备在手订单 8.19 亿元,占比 40.48%;电池智能装备在手订单2.92 亿元,占比 14.44%。

此次高达10亿元的定增,其中55%的募资金额将用于充换电设备。当前公司总市值为72亿元。

10亿定增用途,图片来源:公告定增公告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北京市连续两天日新增感染者数破千 社会面病例波动式上升
  • 午评:港股恒指大涨2.3%阿里巴巴大涨8% 内房股爆发
  • 一季度要开好局起好步,做好各项工作的科学统筹!新年首次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陈吉宁龚正作部署
  • 电影元旦档遇冷,90后电影爱好者:“烂片”无法激发观影欲望
  • 多城房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 专家称仍存进一步下调空间
  • 人民币中间价调升344个基点,专家称今年波动区间预期6.7-7.5
  • 东风集团股份1月4日斥资约416.65万港元回购92万股
  • 国资委:发电企业要把能源保供特别债资金用到“刀刃”上
推荐内容
  • 看好市场后续发展 基金机构掀起“自购潮”
  • 张家港农商行注册资本变更为约21.7亿元,8家公司持股该行1%及以上股份,前三季净利润同比增长30.1%
  • 中国信通院:2021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
  • 苹果跌破2万亿美元,段永平抄底?已把伯克希尔和腾讯换成苹果股票
  • 大裁员大辞职:马斯克二十天推倒重建推特
  • 康基医疗1月3日斥资151.69万港元回购18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