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央行行长易纲接受CGTN专访 正文
时间:2025-07-08 07:28:0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探索
每经编辑 张锦河 央行官网6月27日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金融支持绿色转型、绿色信息披露、绿色金融国际合作、货币政策等问题接受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图片来源:
每经编辑 张锦河
央行官网6月27日消息,货币近日,政策总量N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金融支持绿色转型、将继绿色信息披露、续从行行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上发受货币政策等问题接受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专访,力央以下为采访实录。长易
图片来源:央行官网视频截图记者:绿色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纲接金融体系可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货币近年来,政策总量N专人民银行推出了哪些措施,将继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绿色转型?续从行行
易纲:央行可以在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和积极作用,对此国际社会已有共识。上发受
就货币政策而言,力央央行首要和最重要的长易职责是维护价格稳定。话虽如此,一些央行仍有政策空间,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绿色转型。
为促进绿色转型,人民银行做了很多工作。人民银行于2018年将优质绿色债券和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并在去年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均为1.75%,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
截至今年5月末,人民银行通过两个工具向相关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资金2100多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超6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中国年碳排放量的0.6%。
此外,去年5月,人民银行修订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将金融机构发放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业务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以鼓励金融机构为绿色转型提供支持。
上述机制有助于绿色融资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3月,中国绿色贷款余额已超过18万亿元,增长迅速。中国境内绿色债券余额约1.3万亿元,在全球位居前列。
总之,央行可以在绿色转型中发挥作用,提高全社会对绿色转型益处的认识至关重要。
记者:人民银行在完善绿色信息披露、防止造假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易纲:信息披露十分重要,是促进绿色转型的关键。为公平高效地实施绿色货币政策工具,在实践中需注意防范“洗绿”、低成本资金套利、绿色项目造假等各类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在设计和实施支持绿色转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全过程中,均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监管严格到位。例如,碳减排支持工具要求金融机构按季度公开披露其发放的碳减排贷款金额、利率、支持项目数,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人民银行将会同其他部门和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披露信息进行核实,公众知悉并对此进行监督也十分重要。
为推动管理气候风险,人民银行去年开展了首次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从测试情况看,碳排放信息披露不充分仍是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促进气候信息披露,人民银行去年发布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对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形式、频次、应披露的定性及定量信息等方面提出要求,并已指导200余家金融机构试编制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包括环境风险的识别、评估、管理、控制流程,经第三方专业机构核实验证的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及其带动的碳减排规模等信息,未来将适时推广到全国。
记者:人民银行一直通过多边和双边平台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在推动国际绿色金融发展方面,人民银行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易纲:在国际领域,人民银行与各方一道,积极引导市场资金支持气候变化应对。
一是联席牵头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2021年初,G20恢复设立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任联合主席,牵头制定完成了《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成为国际层面引导市场资金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指引。今年,我们的重点是推动制定转型金融框架,引导市场资金支持高排放行业稳妥有序地实现低碳转型。
二是与欧方推进绿色金融分类标准趋同取得阶段性成果。2020年起,人民银行与欧委会开展中欧绿色分类标准比对,并于2021年11月发布《共同分类目录》,提出了中欧各自绿色金融分类标准共同认可、对减缓气候变化有显著贡献的55项经济活动清单。今年6月3日,人民银行和欧委会发布了《共同分类目录》的更新版,增补了17项经济活动。中欧率先推动双方绿色分类标准可比、互通,有利于引导跨境绿色资金流动。目前中国、已发行了《共同分类目录》贴标绿色债券,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发布的绿色金融分类目录也参考了《共同分类目录》。
三是以绿色金融打造绿色“一带一路”。2019年人民银行指导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GIP对绿色投资提出七条原则。截至2022年5月,GIP成员规模扩大到41家签署机构以及14家支持机构。
此外,人民银行还同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开展多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完善绿色金融监管标准。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通过多双边平台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更好地服务我自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记者:近期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人民币出现一定贬值。当前货币政策的取向如何?将在支持全国经济复苏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易纲: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是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实现就业最大化目标。
过去十年来,中国的市场利率水平稳中有降。自然利率水平主要由资本边际产出率和人口长期发展趋势所决定。
中国利率形成机制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目前定期存款利率约1-2%,银行贷款利率约4-5%,同时债券和股票市场较为有效地运行。考虑到通胀水平,可以看出实际利率水平是相当低的,金融市场得以有效配置资源。
我国实行的是灵活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汇率制度。与20年前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约25%,对一篮子货币的名义汇率升值约30%,实际汇率升值幅度更高。
中国的通胀前景较为稳定,CPI同比增长2.1%,PPI同比增长6.4%。保持物价稳定和就业最大化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今年以来,受疫情和外部冲击等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同时,我们也会强调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京东方A:参股荣耀终端属正常投资行为,未达到披露标准2025-07-08 07:03
学了不喜欢的专业,却“逆风翻盘”的年轻人2025-07-08 06:57
中国再次连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2025-07-08 06:31
俄宪法法院:这四地“入俄”条约符合俄罗斯宪法2025-07-08 06:30
7家系统性重要银行签约网商银行 构建数字时代“助微”生态2025-07-08 06:18
媒体:“快递中发现特大假药案”的警示与启示2025-07-08 05:36
新规落地近两个月:可转债市场估值趋于理性 一级市场融资热度升温2025-07-08 05:34
美国自杀率于2021年有所上升2025-07-08 05:16
午评:低硫燃料油跌超5% 沥青跌近5%,菜籽油、原油、20号胶跌超4%2025-07-08 04:56
盐湖股份拟回购7.5亿~15亿 回购价格不超过40.62元/股2025-07-08 04:45
上海:24日起,抵沪不满5天者不得进入公共场所2025-07-08 07:27
福建10月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涉厦门、泉州2025-07-08 07:10
9月30日0-24时,辽宁新增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025-07-08 07:09
上市后股价和业绩双双下跌,海天瑞声拟用2.4亿元在北京买房?2025-07-08 07:04
再次参选!美国知名说唱歌手“侃爷”确认参加总统大选2025-07-08 06:45
季末揽储大战“偃旗息鼓”2025-07-08 06:07
光大银行董事会落定!59岁王江任董事长,当过副省长,还曾任职中行、建行、交行2025-07-08 05:28
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阶段性放宽2025-07-08 05:24
直降2500万无人问津!富滇银行股权遭中铁信托多次甩卖,IPO仍无进展2025-07-08 05:11
首例涉主板市场多手法操纵 侵权责任纠纷案宣判:鲜言赔偿原告损失共计470万余元2025-07-08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