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下半年楼市是否会好转?调查显示:超八成调查对象拥有一套以上住房,近期有11.2%的人打算买房!

下半年楼市是否会好转?调查显示:超八成调查对象拥有一套以上住房,近期有11.2%的人打算买房

时间:2025-07-06 07:53:12 来源:山摇地动网 作者:焦点 阅读:180次

本报记者 周雪松

近期,下半象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针对“下半年楼市是年楼否会好转”开展了专门调查。本次调查以腾讯问卷形式通过微信发放,市否示超上住截至发稿时,转调收回有效调查问卷507份。查显成调查对调查发现:超过八成的有套调查对象拥有一套以上住房;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收入预期影响明显,同时影响到房地产市场。房近不过,人打算楼市需求并未消失,买房今年下半年依然可期。下半象拥

从调查结果来看,年楼当前楼市观望气氛仍然浓厚,市否示超上住亟须提振购房者信心。转调建议稳定房价,查显成调查对避免大起大落。有套在提升信心的同时,适应市场需求供地,做好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工作。在住房政策方面,综合运用税收优惠等各种政策,保障适龄青年学习、生活、结婚等需求。

调查表明下半年楼市韧性仍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8.2%的调查对象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有一套住房的占39.8%,有两套住房的占27.4%,有三套住房的占7.8%,有三套以上住房(不含三套)的占6.8%。也就是说,超过八成的调查对象都有自己的住房。

值得关注的是,疫情当下,预期收入减少和具有不确定性的受调查者占比为36.6%,预期收入增长仅占18.4%,反映出疫情对消费者收入预期影响明显。不过,有45.1%的调查对象预期收入较为稳定。预期收入减少和具有不确定性的调查对象占比分别为17.8%、18.8%。

对于楼市下半年走势的看法,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认为,住房结构性过剩和支付能力不足同时存在,政策宽松力度仍不够,市场仍将调整或持续降温。

具体来看,有502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其中,44人认为,楼市调控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稳增长措施持续发力,国内经济形势向好,购房需求将反弹,楼市会明显好转,占比为8.8%;163人认为,住房结构性过剩和支付能力不足同时存在,房地产市场仍将处于调整阶段,占比32.5%;213人认为,政策宽松力度仍不够,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收入下滑,置业计划延迟,楼市可能持续降温,占总数的42.4%;有16.3%的调查对象认为,难以判断。

在房价走势预期方面,判断房价会稳中有升的,占比9.8%;判断房价会有所下降的,占比27.9%;判断房价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占比31.5%;判断房价可能还会深度调整的,占比20.4%;认为难以判断的,占比10.4%。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成的调查对象预期房价会保持相对稳定,占比最高;预期房价保持相对稳定和稳中有升的调查对象,占比41.3%。

在调查对象中,近期有购房计划的,占比11.2%;无购房计划的,占比62.4%;没想好和选择观望的,占比26.4%。88.8%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购房计划和选择观望,这表明观望气氛浓厚。不过,有购房打算的人占比超过11%,这一绝对值并不低。任何一座城市,每年只要有10%的人购房,都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足可以支撑起当地楼市。上述数据表明,楼市实际需求并不少,也未消失,楼市韧性仍在,这为调控提供了政策空间。

“今年下半年楼市会好转。疫情不可能影响整年,政府和企业以及百姓都不可能甘于全年躺倒。”有调查对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房地产市场风险要精准拆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吴英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房地产和日本过去有一些相似之处。不过,中国国情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政策调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庞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达到全年经济增幅的底部,宏观经济供需双弱格局已经结束。后续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基建兜底、地产边际改善、消费刺激等各项政策的逐步推进,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回升势头。

“在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差别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尤其是住房信贷政策继续实行、个别房企债务违约风险得到有效处置、个人收入预期企稳、刚性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群体购房成本持续下降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将实现软着陆。”庞溟表示。

在中国经济时报的调查中,完善优化住房政策获得广泛支持。有214位调查对象就房地产调控和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建议。这些建议包括:保存量、稳增长、宽金融、降风险、保交房,加大对开发商的监控力度,防止出现交付和风险等问题,政策出台要快;短期建议取消各种限制,中期建立起系统的住房保障体系,长期则推出房产税,打击炒房行为;稳步降低房地产经济比重,有节奏地控制性发展房地产;放开集资房限制;住房政策从“居者有其屋”转向“居者优其屋”。

在政策调控方面,一是建议将置换改善的住房贷款纳入专项附加扣除。二是建议加强基本配套(主要是交通、商业)建设,通过房产聚集效应带动区块经济。三是因地制宜,因时调整,因人使策,对不同城市供需关系不同、不同阶段、不同消费群体实行不同政策,确保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

房子沉淀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大部分财富,是财富的蓄水池。应稳定房地产发展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解决交付、质量等问题,保障百姓权益,提升安全感。建议房地产加强精细化管控,测评房企的供应质量和服务能力,促进优胜劣汰,各地区对于房地产市场供需进行综合评估,均衡发展。

吴英杰认为,中国要从日本发展中汲取教训经验,要防止因房价过高等因素导致城市居民压力过大,出现低欲望社会。中国可以把对居民家庭的支持政策从公立及普惠性幼儿园只招3岁以上的幼儿入园提前到0-3岁幼儿,对育儿家庭给予更多扶持政策,从而减轻家庭抚育孩子的压力,促进人口、房地产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与华为数字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涉嫌\
  • 拜登称美沙合作开发5G、6G技术将超越中国,外交部回应
  • 中国中冶拟派末期息每10股0.91394港元
  • 烂尾8年终于交房,想拿房本却要再向西安四德置业交续建费,合理吗?
  • 中国进出口银行客户服务管理部总经理戴世宏接受审查和调查
  • 俄罗斯黄金珠宝或免于制裁,欧盟漏洞还是故意为之?
  • 面对“成绩下滑”的上海上半年经济,专家们点赞了这些大亮点
推荐内容
  • 甜蜜的负担?俄将对含糖饮料征税
  • 救活烂尾楼:每一方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向前看
  • 北京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4.7%,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 6天内感染人数突破500例!广西北海疫情处于应对关键期
  • 10月以来最高涨幅超40% 多只医药基金业绩亮眼
  • 汪洋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决定8月22日至24日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