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光无限到濒临退市,百世集团被“边缘化”的这五年
作者: 智通财经 李云馨 撕掉快递标签的边缘化集团还剩什么? 随着上市企业2022年中报相继发布完毕,一度不被资本市场所看好的从风快递行业却交出了令人有些意外的答卷: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A股快递行业营收、光无净利双增,濒临百世被营业总收入实现同比增长40.73%,退市归母净利率也同比增长了188.31%。集团 近十年来,边缘化快递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从风“黄金十年”,造就了一大批上市公司,光无快递年业务量突破千亿件大关。濒临百世被而时至2022年,退市快递行业的集团竞争也逐步从“价格战”转向了以质量取胜的下半场。 大浪淘沙,边缘化有人还在坚持,从风亦有人黯然退场。光无与竞争对手相比,百世集团(BEST.US)的股价可谓“上市即巅峰”,已从2017年美股上市后的11.48美元/股一路下跌至0.67美元/股,市值仅有5000多万美元,濒临退市边缘。 实际上,就在今年1月,百世已收到过纽交所的退市警告信函,在进行并股后暂时摆脱了退市危机。但随着2022年Q2财报发布,公司股价再度跌穿1美元红线,业绩的后续发展也依然迟迟不见曙光。 高开低走,七年累亏超百亿 显然,百世股价一路下跌的势头与其近年来疲软的业绩表现紧密相关。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在巅峰时期,背后有着资本支持的百世快递一度被视为“通达系”的有力竞争对手。2008年,成立仅一年的百世就获得了富士康等巨头1500万美元的融资,随后接连跑马圈地,先后收购了汇通、全际通等,并于2017年在美国纽交所风光上市。 但在营收规模不断增加的表面下,公司却始终未能走出亏损泥潭。尽管有着多次融资“输血”,在2014-2020年的七年时间里,百世仍累计亏损近160亿元。 从近五个季度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在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依然处于亏损状态,直到第四季度才净利润骤增,实现全年扭亏为盈,这同时也是2016年以来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这一喜人消息未能振奋股价。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份难得的盈利并非来源于公司业务的实际改善,而是来源于一笔交易的一次性收益:2021年年末,百世将国内快递业务以6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极兔。 而撕掉快递标签后,公司的业绩仍然没有明显起色。 据最新财报披露,2022年第二季度,百世集团营收为19.264亿元(约2.876亿美元),同比下跌37.7%;持续经营的净亏损为3.37亿元,上年同期为1.47亿元;持续经营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2.87亿元,上年同期为-8060万元。 综合上半年业绩来看,公司营收继续下滑,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上半年总营收为37.29亿元,同比下降36.55%,归属母公司净亏损为6.65亿元,亏损同比减少38.11%。 另一方面,公司盈利能力也持续走弱,2022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4.9%,较上年同期的2.8%毛利率有明显下滑。在财务状况方面,截至二季度末,公司持有现金及其等价物9.42亿元,季度末净现金达14亿元。 为何以快递起家的百世,却没能在快递这条赛道上走多远?为何同样遭遇激烈的价格战,在诸多快递企业中却仅有百世一家年年亏损,且亏损还逐年扩大? 要解答这些问题,还得从百世的轻资产经营模式说起。 快递业务“掉队”:负债高、利润薄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目前国内的快递企业大多都采用加盟模式,会将派件、收件、运输等部分业务交由第三方快递物流公司,或租赁车辆和仓库,以节约运营成本。 但比起其他快递企业拿地自建转运中心、打造直营运输车队等,百世的打法却更“轻”:所有运营场地都来自于租赁,所有运输团队都属于第三方。而从最终结果来看,这种过分的“节约”似乎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节约成本,反而让公司服务质量、品牌口碑断崖式下滑。 近年来,百世快递网点包裹堆积、暴力分拣、快递丢失等问题屡见不鲜,这导致公司在因价格竞争而单均收入逐步下滑的同时,还在失去宝贵的客户。到了2020年一季度,百世的日均业务量不仅低于“三通一达”,还被快递新秀极兔迎头赶上:两家的日均业务量都约为2000万票左右。 与此同时,公司的多元化策略不仅没有带来新的增长,反而拖累了公司业绩。近年来,公司相继涉足了百世金融、百世国际、百世店加、百世优货等业务,其中百世店加在2017年至2019年间共计给公司带来了6.17亿元的亏损。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总负债攀升至175.4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98.57%。 高企的负债率、薄弱的盈利能力,让公司在快递赛道上早早“掉队”,不得不寻求新的增长契机。早在2012年,百世就率先选择了入局快运行业。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快递的主要客户群体为电商平台卖家,具有订单频次多、单次订单重量体积小、价值低的特点;快运则是B2B业务,主要为工厂运输30KG以上的大件货物。 近年来,随着竞争的白热化,无论是德邦、天地华宇、远成等快运企业,还是顺丰、圆通等快递企业,都在争相跨界对方的领域,试图开拓新的业务市场。 不过,对于百世来说,在这片新战场开辟出自己的天地并没有那么简单。 业务结构单一,靠快运“独木难支”? 2021年年底,在卖掉国内快递业务后,百世集团曾向外界表示,将暂停非核心业务发展、集中精力聚焦主业,推动供应链、快运、国际业务的深度融合。这一次,公司给自己的新定位是“国际化的综合智慧供应链服务商”。 快运业务显然是公司发展的重点,也是目前公司主要的营收来源。 按业务划分,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货运整体业务营收12.08亿元,同比下降46.5%;供应链管理业务营收4.51亿元,同比下降6.0 %;全球业务营收2.41亿元,同比下降23.3%;其他业务营收2585.5万元,同比下降35.6%。 若单从2022年的业绩来看,与今年第一季度相比,货运业务和供应链管理业务均有小幅度增长,而全球业务和其他业务的营收则相比第一季度也有所下降。 从整个快运行业来看,据运联智库数据,2021年的行业前三名分别为顺丰快运(零担营业收入302.3亿元)、跨越速运(零担营业收入113亿元)、德邦快递(零担营业收入106.8亿元),而百世快运则排名第九,前头还有诸多竞争对手。百世快运2021年的零担营业收入为54.4亿元,与行业前三名差距较大。 与此同时,从货量来看,百世快运零担货量为922万吨,排名第五,而行业前三名分别为1465万吨、1261万吨和1020万吨。 相对于基本饱和的快递市场,国内快运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规模分散,各家龙头企业都尚未形成垄断性的优势地位。在快运业务方面,受益于行业的高速发展,百世仍有一定的竞争实力,未来有望录得较高增长。 在供应链业务方面,公司继续拓展汽配及医疗器械行业客户,着重发展B2B2C仓配能力。受益于自动化设备及技术的大规模使用,供应链毛利率、云仓单量均环比有所增长。二季度,该业务新签23个大客户、续签15个大客户。 在全球化业务方面,百世国际持续搭建中国、东南亚与北美间的B2B2C和跨境业务网络,在泰国新拓展5500平米的海外仓。截至二季度末,百世在东南亚拥有30个自营快递分拨中心、1500多个站点,海外仓面积6.8万平方米,业务覆盖7个海外国家。 尽管都取得一定进展,但从营收规模和增速来看,货运业务仍是未来短期内的营收主力,供应链和全球化业务欲成为新的增长极尚需时间。 小结 近年来,百世集团数次传出欲分拆百世快运赴港上市的消息,若能成功上市“补血”,公司则有望凭借这次融资机会强化自身综合实力,也将在短期内为股价带来一定提振。 而从长远来看,目前公司基本面稍显薄弱,在更注重服务质量的To B业务端,百世若想扭转以往备受诟病的口碑,还需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11月LPR持稳 专家:未来5年期报价或降15基点
- 北京You+公寓爆雷?联合创始人回应:决定断臂求生
- 友利银行(中国)因个人贷款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被罚90万
- 郑州至重庆高速铁路全线贯通运营
- 大波士顿地区的苹果零售店遭汽车冲撞,多人伤亡
- 资金链吃紧的正邦科技拟进军新能源:股价涨停,深交所发来关注函
- “元宇宙时装周”来了,你会买吗?
- 曝苹果正审查iPhone 14国产屏样品:供货成败在此一举
- 孙正义,“不体面”退场
- 河南4家村镇银行:即日起开展线上客户资金信息登记
- 6月19日新增本土“14+10” 一图看懂感染者分布
- 上海徐汇:对汇金广场公寓楼实施“7+7”管控措施
- 瞭望元宇宙丨当城市在布局元宇宙产业时,究竟在布局什么?
- 午评:三大指数震荡上行创指涨超2% 电力板块强势领涨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推出碳排放计算工具
- 汽车下乡最利好哪些公司?52个汽车品牌参与,比亚迪、五菱及奇瑞等中低端车型或受益最大
- 重磅回应!沪深交易所: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严把市场准入关
- 俞敏洪在日记里感谢的董宇辉,又被罗永浩的一条朋友圈刷屏了...
- 水井坊:公司没有打算收购河南赊店老酒
- 被限制一天只能取一千元?农行客服:没这个限制,或是当地地方性要求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