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全球XR产业共13亿元投资,罗永浩独占4亿?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月份元投永浩亿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石头 来源:子弹财观(ID:zidancaiguan) 罗永浩再创业的细红线科技刚刚发布了正式的融资官方公告。内容极为简洁,全球一百多字,产业只提了估值和融资金额,共亿以及投资机构的资罗名称。 但我们都知道,独占科技公司的月份元投永浩亿新闻常常是字越少,事越大,全球那么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产业故事呢? 图 / 细红线微博官宣新闻截图 1 天使轮融资4个亿 投后估值14个亿 是什么概念? 其实关于这次融资的相关信息,36氪早在10月底就已经爆料出来了。共亿现在看,资罗基本信息没什么大的独占出入,投后估值大概人民币14个亿,月份元投永浩亿融资金额近4个亿。全球(因为是产业美元架构,受近期汇率波动换算后会有些出入。) 作为天使轮的融资,这样的估值和融资额还是比较少见的,如果再考虑到当前的投资市场大环境,这个数字可以说是极不寻常的。 有人可能会觉得,现在VR/AR不是全球热门的科技方向吗?融到了钱有什么不寻常的?好,那我就这么说吧,10月份VR/AR行业全球完成了23笔融资,总金额超13亿元。 罗永浩的细红线,一个创业公司的天使轮融资,注意,这不是B轮不是C轮,是天使轮,竟然独占了10月份全球23家XR领域的机构融资总额13亿元中的4个亿。 2 准大佬背后的 真大佬天团? 从官方公布的信息看,这4亿资金,分别来自美团龙珠,蓝驰创投、联想创投、经纬创投、大疆创新、ATM Capital等投资机构,以及两位科技大佬,小米的联合创始人黎万强,阿里十八罗汉之一的吴泳铭。 当然,说到科技大佬,你可以认为这个投资机构阵容的背后,其实也是美团的王兴、大疆的汪滔、联想的贺志强、经纬的张颖等一批响当当的名字。 单看公开的投资者信息,已经基本上是全明星的豪华阵容了,而我们又从投资行业内打听到一个消息:蓝驰投的资金里有一半来自理想。如果该消息属实,那罗永浩的身后还有一个大佬,理想的李想。 3 永远年轻, 永远充满争议? 据可靠的业内消息人士透露,在美团龙珠过投委会时,王兴亲自主持了这个项目的最终会议。会上两派意见争论得相当激烈,最后还是龙珠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朱拥华,用所谓的“银弹机制”才推动了最终的拍板。(一些投资机构会在投委会意见分歧,僵持不下的时候,授予特定成员用类似“一票通过权”的方式做最终决策,这种机制被称为“银弹机制”,有点类似“一票否决权”的相反机制。通常行使该权力的约束条件非常苛刻,行使者事后要在机构内承担巨大的信用责任和压力。这次在美团投委会使用“银弹”的朱拥华,以作风犀利著称,在投资界有“快刀手”的名号,但一直受到作风沉稳的王兴的重用。朱在美团龙珠投过的项目,包括大名鼎鼎的周黑鸭、喜茶、小红书、蜜雪冰城等。)朱本人也代表美团龙珠出任了细红线科技的董事,他是细红线科技唯一的外部投资人董事。 一位资深的投资人告诉我们,“美团的那点争论还不算什么,另一家投资机构过会时甚至差点打起来”;“这次有两家以作风保守著称的投资机构,在当前的投资环境背景下,最后居然还是投了老罗,只能说老罗这家伙确实有点东西”;“其实像老罗这种作风和性格都非常特殊的创业者,在很多投资机构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议,因为老罗这种人创业,最后要么做出特牛x的公司,要么做出特傻x的公司,一般不会有中间状态。” 虽然信源非常可靠,我们还是向美团龙珠和细红线的相关负责人求证了上述消息,到本文截稿为止未获任何答复。 4 脱口秀OG、天王级 带货主播和传奇网红在 科技界诡异的影响力? 据多位参与过细红线融资沟通的投资人表示,细红线科技计划在未来几年组建上千人的工程师团队。 罗永浩从今年6月正式启动招聘,短短四个多月,已经到岗很多来自国内各大明星科技公司的技术主管,其中不乏业界顶尖的人才。 可见罗永浩虽然离开科技行业足足三年多,其间做了带货主播,综艺咖,脱口秀演员等看起来特别“不科技”,特别“不靠谱”的工作,但在科技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并没有丧失,种种迹象,甚至表明有增无减。 图 / 细红线科技创始人罗永浩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奇怪。对大众来说,比起当年的“著名英语老师突发神经转行做智能手机”,今天的“负债累累的倒闭科技大佬结束甄嬛传(真还传)王者归来”,听起来要靠谱多了。 而对有理想有追求的技术大牛来说,罗永浩放弃日进斗金的直播电商行业,奋不顾身地投入凶险无比的“下一代计算平台”,这种公开张扬的理想主义态度,再结合他私底下一贯求贤若渴的谦卑风格,是极具感召力和杀伤力的。 再加上一众真正的超级科技大佬和明星投资机构真金白银的站台与支持,相信罗永浩这一次创业,不会再像锤子科技时代那样闹技术人才荒了。 5 英雄传奇 还是小丑传奇? 虽然过去的十年经历了无数的嘲弄和挖苦,被民间戏称为“行业冥灯”,但罗永浩这一次再创业的开局,从诸多维度上,可谓一片光明。这固然是他历经劫难永不言败,以打不死的老强姿态,以商业世界里罕见的诚信和契约精神,以知行合一的人格力量行走江湖的某种自然结果与回报。 但对高度务实的金融投资者来说,更看重的则是他人到中年还能不断自省和进化,弥补顽劣天性带来的缺陷,学会理性挑战远大目标的思考和行动。 目前受到高度关注的细红线科技,在未来高度不明确的商业大环境下,当然不会停下A轮融资的脚步。据传IDG、高瓴、五源、淡马锡、光速等一大批明星投资机构都已在陆续接洽中。在我们颇费了一番周折才看到的细红线商业计划书中,有这样几句话:“致力于打造手机之后的下一代智能设备及操作系统,通过使智能设备演进为智能器官的方式,让未来的人类拥有今天被称之为‘超能力’的能力。” 虽然屡战屡败,愈败愈勇的罗永浩,这一次好像在学着把细红线的创业做得异常低调,但这是又一个注定无法低调的创业故事。无论细红线最后成功还是失败,很可能都会成为一个传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双标事件一年后,加拿大鹅“过冬”:净利润暴跌66%,门店未见排队长龙
- 中国同辐发盈喜 预计年度股东应占利润约3.76亿元至3.99亿元
- 看多做多中国资产 海外机构借道私募布局
- 港股仓位已成基金业绩“关键牌” 最牛重仓股暴涨23倍!明星基金经理现微妙变化
- 谷澍用一个字总结农行半年报
- 谭忠豹主持召开2023年汾酒第一期总经理办公会
- 欧盟委员会向乌克兰支付30亿欧元贷款
- 上海公布首批元宇宙应用场景 涉及医疗、教育、娱乐等
- 金智教育转战创业板IPO:扣非净利润连续下降,曾曝出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 31个省区市披露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半数以上超5.5%
- 公司管理人员朋友圈“炫单” 东方日升公开致歉
- 吉翔股份涉虚假信息披露案水落石出 杉杉控股多次刻意隐瞒挑战监管底线
- 因禽流感暴发和通胀高企,英国陷入“鸡蛋荒”,“一上货架就被抢光”
- 1月16日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 光大期货【镍】:消息扰动加大波动 基本面偏弱难改
- 节前酒水市场调查:兔茅价格大幅波动,白酒销售回暖
- 2022年财政减收似成定局,但支出依然将维持一定强度
- 旅游行业加速回暖 人才短缺亟待解决
- 重磅!中国金币总公司原董事长牟善刚被“双开”,更多细节值得关注
- 1月16日保险日报:银保监会划定人身险产品90道红线,保险公司高管密集调整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