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广东印发“双碳”实施意见:严控“两高”产业规模,引导发展低碳经济低碳能源!

广东印发“双碳”实施意见:严控“两高”产业规模,引导发展低碳经济低碳能源

时间:2025-07-06 17:29:57 来源:山摇地动网 作者:热点 阅读:352次

原标题:广东印发“双碳”实施意见:严控“两高”产业规模,双碳引导发展低碳经济低碳能源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郭晓洁 广州报道

日前,广东规模中共广东省委、印发意见严控引导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提出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两高总体目标。

根据实施意见,产业到2025年,发展广东具备条件的低碳低碳地区、行业和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经济为全省实现碳达峰、双碳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广东规模达峰后碳排放稳中有降;到2050年,印发意见严控引导新能源为主的实施新型电力系统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60年,两高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成,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生态文明高度发达,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

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针对高能耗传统产业,实施意见提出,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同时,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规模。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两高”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替代。

在今年7月1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广碳所总经理孟萌表示,以广东碳市场为例,在碳市场控排企业 2019 年和2013 年企业边界一致的前提下,碳交易的电力、水泥、钢铁、石化控排企业排放量实现了绝对量减排,减排幅度达 12.3%。

孟萌表示,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广东碳交易市场下一步将探索逐步扩大控排行业范围,计划将陶瓷、纺织、数据中心等行业纳入到广东碳市场。通过对扩大控排行业纳入碳市场的范围,以碳市场交易机制引导高排放行业逐步减排。

而对于绿色低碳行业产业,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谋划布局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超材料、可控核聚变等未来产业。

实施意见还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优化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

作为机制配套,实施意见提出,要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构建公开透明、平等开放、充分竞争的电力市场体系。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新增电力装机发展机制。

对于产业结构调整,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双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岳芳敏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一二三产业同步推进,特别是能源产业结构转型。

在农业产业方面,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发挥农业固碳增效作用。对于第二产业,要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但遏制盲目发展不意味着一刀切,而应积极稳妥有效有序地推进传统能源转型,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岳芳敏举例称,在氢能产业的“制储输用”方面,以绿氢替代灰氢,加快储能产业的发展,要特别强调氢能,风电、光电等低碳零碳产业链的建设发展。

岳芳敏表示,第三产业则是包含了绿色金融、碳金融的创新发展、交通运输产业及其他流通环节的绿色低碳转型,如加强统筹协调、采用多式联运方式,降低流通行业的碳排放等。

加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布局。采用“赛马制”“揭榜挂帅”等机制,研发低碳零碳负碳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加强新能源、工业节能降碳、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生态系统碳汇、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除此之外,加强气候变化成因及影响、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替代、可控核聚变、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前沿技术布局。同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发布绿色低碳技术引导目录,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应用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技术装备。

为实现以上目标,在科研人才保障方面也需加大投入。实施意见提出,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创建一批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平台。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多学科交叉的绿色低碳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科教、产教融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绿色低碳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岳芳敏表示,目前我国能源使用效率相对较低,传统发展模式还未根本转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亟待提升。根源之一就是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背后要靠绿色低碳的科技创新来驱动。而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制度、体制机制政策体系方面的创新发展,特别围绕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统一标准体系建设,加快碳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碳排放的标准、规则、碳排放量核算、认证等基础制度和机制。”岳芳敏说。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人民币中间价报7.1667,下调411点
  • 润歌互动于9月30日至10月7日招股 拟发行2.5亿股
  • 两部门发布关于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
  • 9月官方制造业PMI点评:指数回升至50%以上 经济走势稳中向好
  • 开播11年,《甄嬛传》仍是年轻人的“电子榨菜”
  • 环球市场:北溪公司称无法确定管道能否修复 德国将投入2000亿欧元应对能源价格上涨
  • 10.4亿收购祥生物业,华润万象生活再次扮演“买家”角色
  • 因贷后管理不严格 光大银行松原分行被罚45万元
推荐内容
  • 中通快递寻求于港交所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告
  • 险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征求意见:符合要求的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均可享受税优政策
  • 用友:签约中粮集团
  • 保时捷上市了!创欧洲10年来最大IPO,市值直追比亚迪…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亚洲各国要合力推动经济稳定复苏 共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 玉渊谭天揭秘:美国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操纵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