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经济日报:显示“已揽收”却没有下文 整治虚假发货要靠硬约束!

经济日报:显示“已揽收”却没有下文 整治虚假发货要靠硬约束

时间:2025-07-06 17:37:37 来源:山摇地动网 作者:娱乐 阅读:917次

来源:经济日报

临近发货时间却突然被告知缺货,已揽收快递显示“已揽收”却迟迟没有下文,经济假催问物流进度却被各种搪塞、日报敷衍……消费者遇到这些情况,显示很有可能是却没掉进了商家虚假发货陷阱中。

虚假发货是有下硬约指各类电商通过上传快递单号“制造”发货动作,实际上并未真实发货的文整情况。少数商家由于售前缺乏对订单数及出货量的治虚合理预判,超额销售后既不愿损失客源,货靠又碍于平台制定的已揽收发货时效规则,便玩起虚假发货把戏,经济假为填补库存争取更多时间。日报此外,显示预售刷单、却没数据造假和恶意收集买家信息进行转卖也是有下硬约虚假发货的常见原因。

商家的虚假发货行为,不仅违反电商平台规则,影响自身信誉,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可能涉嫌构成欺诈。因为短期货源不足无法及时发货,商家理应与消费者主动沟通,协商解决问题,但如果刻意玩套路来欺骗,这种竭泽而渔的行为只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最终丢掉口碑和人心。

诚实守信是市场壮大、交易畅通的基础。要有效整治虚假发货乱象、构建诚信的网络交易环境,加强平台合规治理和行政监管执法硬约束。

目前,主流电商平台已制定相关规则,提高对商家虚假发货行为的惩罚力度,比如按照商品实际成交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消费者赔付红包等。但从平台端来看,惩治虚假发货行为不能一“赔”了之,需采取更多有效规约,如采取下架商品或服务、平台禁入等措施,提升存在此类失信行为商家的违规成本;同时应充分回应消费者维权诉求,畅通维权渠道,形成消费者反馈与商家信用评价的关联机制。

童云斐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年内罚没1600万!重庆农商行涉“九宗罪” 新董事长履职不足半年
  • 罕见一家券商6位股东同日遭罚,有知名股东被指多项违规
  • 重庆至延安一航班出现通讯故障 现已安全备降
  •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当选202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 王滨被双开!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 当听说“茅台冰激凌成网红”,丁雄军:噢,哈哈哈!
  • 前海凯恩斯投资集团下属私募违规被罚!多只基金被注销,公司或陷破产风波
  • 麦当劳调价了
推荐内容
  • 可充电锂电池枝晶难题破解,为新型固态电池设计开启大门
  • 2023年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 春节旅游市场升温,国内六成以上目的地机票预订量超去年
  • 李彦宏称百度的研发强度比腾讯高 占总收入的15%
  • 美国弗吉尼亚州超市枪击事件致多人死伤 作案者为超市员工
  • 李彦宏内部反思: 不做市场真正需要的技术等于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