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构筑“三道防线” 确保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
原标题:水利部:构筑“三道防线” 确保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
来源:
水利部珠江流域抗旱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三道防线人民网记者 余璐摄
人民网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余璐)“今年3月份以来,水利水安旱区多次出现降雨过程,部构保骨干水库蓄水形势向好,筑确珠江流域旱情基本解除,港澳抗旱保供水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大湾”在3月28日下午水利部召开的区供全珠江流域抗旱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如是三道防线说。
刘伟平表示,水利水安2021年以来,部构保珠江流域降雨持续偏少、筑确江河来水持续偏枯,港澳部分骨干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大湾广东、区供全福建、三道防线广西等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特别是广东东部东江和韩江流域遭遇60年来最严重旱情,加之珠江口咸潮上溯加剧,旱情呈现“秋冬春连旱、旱上加咸”的不利局面。面对严峻的抗旱保供水形势,水利部和流域各方采取节约用水、水系连通、远程调水、压咸补淡等措施,构筑“三道防线”,确保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
咸潮是由太阳和月亮对地表海水的引力变化引起的海洋潮汐活动,在涨潮时,当上游径流动力不足,海水随涨潮流沿着河口的潮汐通道向上推进,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咸潮对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及农业用水都有较大影响。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表示,水利部高度重视珠江流域抗旱工作,针对珠江三角洲咸潮影响,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加强雨情、水情、旱情、咸情“四情”监测,及时发布干旱预警,启动抗旱IV级应急响应,开展抗旱调度预演,滚动优化调度预案方案,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全力做好抗旱压咸保供水工作。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宝恩表示,按照水利部部署,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会同广东、福建、广西等省(自治区)水利厅制定水量应急调度方案,科学调度骨干水利工程,构筑了当地水库抢抓时机蓄水补库、近地水库适时调水压咸、远地水库储备水源持续补水的西江、东江、韩江供水保障“三道防线”。
“‘三道防线’的建立,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及粤东地区抗旱保供水的坚实屏障。”王宝恩介绍道,“第一道防线”是本地水库群通过蓄水补库调度,实现“灌满门前水缸”;“第二道防线”是近地水库通过提高蓄水位,实施压咸补淡应急补水调度;“第三道防线”是流域远端水库群持续向下游补水,精打细算用好每一立方米水。
据了解,从2005年初首次实施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以来,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已连续18年成功组织实施珠江枯水期水量调度,累计向澳门、珠海供水约18亿立方米,保障了珠江三角洲等地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
“珠江流域抗旱保供水工作成效显著,但是干旱应对过程中也暴露出珠江流域在防御旱灾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和不足。”刘伟平表示,针对珠江流域将重点做好三件事情:一是全面提高流域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按照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立足于全流域乃至于跨流域,从更广的空间、更大的尺度上统筹规划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格局。二是加快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闽西南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形成流域、区域水资源配置的主骨架和大动脉。三是提高区域水资源引水和调蓄能力。
“水利部将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立足防大汛、抗大旱,针对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迅速查漏补缺,补好灾害预警监测短板,补好防灾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构建抵御水旱灾害防线,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刘伟平说。
(责任编辑:百科)
- ·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夫人因贪污被判10年监禁,并面临巨额罚款
- ·河南省省长赴富士康:做好员工关心关爱,确保人员安全健康
- ·新京报社论:不能无差别封控,重申精准防疫
- ·银河证券、中信建投等头部券商已通过中国结算个人养老金系统验收测试
- ·复旦大学发布保险App报告:中小型险企暴露更多用户隐私保护问题
- ·互联互通新机遇之南向ETF|港股通交易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 ·今日视点:发挥人才优势 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 ·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在即:127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亮相参展,对外开放仍是主旋律
- ·蒂森克虏伯田昊:氢能助力能源、工业绿色发展 数字化平台联通绿氢上下游协同降碳
- ·日本创纪录干预汇市“成效甚微” 全球资本缘何持续沽空日元